第2章

第四天清晨,海面上出现了洋人的船队。三艘铁甲舰在前,后面跟着十几艘运输船,船上载着几百名洋人士兵,他们拿着洋枪,耀武扬威地朝着青溪镇驶来。

“准备!” 陈守义站在镇口的炮台上 —— 那是一尊祖传的土炮,虽然老旧,却还能用。他看着越来越近的洋人船队,眼神锐利如刀。

当洋人船队进入水雷区时,张大叔大喊一声:“拉!” 早已埋伏在渔船里的镇民们,纷纷拉动绳索。“轰!轰!轰!” 几声巨响,洋人的一艘运输船被水雷击中,船上的士兵纷纷落水,惨叫声此起彼伏。

洋人的船队顿时乱了阵脚,铁甲舰上的火炮开始朝着海面胡乱射击,却根本找不到镇民们的踪迹。陈守义抓住机会,下令开炮:“放!” 土炮发出一声巨响,一颗炮弹朝着洋人的铁甲舰飞去,虽然没有击中要害,却让洋人的船队更加混乱。

洋人指挥官见状,气急败坏地命令士兵们登陆。几百名洋人士兵拿着洋枪,朝着青溪镇冲来。可他们刚一进入镇子,就陷入了陈守义设置的陷阱 —— 壕沟里布满了尖刺,不少洋人士兵掉进去,被尖刺扎伤;巷子里的柴火被点燃,浓烟滚滚,呛得洋人士兵睁不开眼睛;镇民们则躲在防御工事后面,用弓箭、石头,朝着洋人士兵发起攻击。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洋人士兵虽然有洋枪洋炮,却不熟悉青溪镇的地形,在巷战中处处受限;而镇民们虽然武器简陋,却团结一心,个个奋勇杀敌。到了傍晚,洋人士兵已经死伤过半,剩下的士兵也筋疲力尽,只能狼狈地退回船上,朝着泉州城的方向逃去。

青溪镇保卫战,胜利了!

镇民们欢呼雀跃,纷纷围在陈守义身边,将他高高举起。陈守义看着眼前的镇民,看着完好无损的青溪镇,眼中满是泪水。他知道,这只是抗敌的第一步,洋人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但他更知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就没有守护不了的家园。

二、义军聚山海:英雄的成长与担当

青溪镇保卫战的胜利,像一颗火种,点燃了东南沿海百姓的抗敌热情。周边村镇的百姓纷纷派人来青溪镇,希望能加入陈守义的抗敌队,跟着他一起反抗洋人。短短半个月,陈守义的抗敌队就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了三千余人。

这天,陈守义正在训练士兵,突然有人来报,说有一位从泉州城来的先生,想要见他。陈守义带着疑惑,来到镇口,只见一位穿着长衫、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站在老榕树下,他的身后,跟着十几个拿着书本的年轻人。

“在下林文轩,是泉州城书院的先生。” 中年男子见到陈守义,连忙拱手行礼,“听闻陈队长带领青溪镇百姓,击败了洋人的军队,在下深感敬佩,特来投奔,希望能为抗敌出一份力。”

陈守义连忙扶起林文轩:“林先生客气了!您能来,是我们抗敌队的荣幸!不知您和这些年轻人,能为抗敌做些什么?”

林文轩笑了笑,指了指身后的年轻人:“我们虽然没有洋枪洋炮,却读过书,懂兵法。我可以帮您制定作战计划,这些年轻人可以教士兵们识字,给百姓们宣传抗敌的道理,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