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陈夏自己,则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他按部就班地上课、去图书馆自习,甚至主动帮室友带饭,参与宿舍夜谈。他努力维持着一个普通大三学生的形象,不让任何人看出异常。他深知,那个隐藏在暗处、正在筹备毁灭性计划的反派周明远,可能拥有不为人知的警觉性;而林薇,作为另一个“先知先觉”者,对同类气息的敏感度也极高。任何过早的异常举动,都可能打草惊蛇,或者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无人注意的深夜,陈夏开始了他的“秘密工程”。他凭借记忆,将前世三年间听到的、看到的关于末世起源的碎片化信息,一点点拼凑起来。他在电脑上建立了一个加密文档:
· 时间点: 大约90天后,一个匿名的网络直播,画面是某个实验室的爆炸,随后病毒开始通过大气循环快速扩散。
· 关键人物: 周明远,前某顶尖生物实验室研究员,性格偏执,可能因其学术成果被剽窃和儿子患病而走向极端。
· 地点线索: 实验室大概位于市郊某废弃工厂附近,具体位置模糊,但记得附近有高压电线塔和一条干涸的河床。
· 佐证信息: 周明远曾在某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关于病毒基因编辑的争议性论文;末世初期病毒扩散的路径,与当时特定的气象数据吻合。
他甚至凭着记忆,用绘图软件画了一张极其简陋的实验室位置示意图,并在旁边标注:“记忆可能存在偏差,此为大致范围,需进一步排查。”
这些信息,在旁人看来可能荒诞不经,但陈夏知道,这是他能抓住的、阻止灾难的唯一线索。他需要的,是将这些“记忆”转化为能让国家力量介入的“证据”。
第三章:第一次接触
重生后的第七天,陈夏觉得不能再等了。他选择了一个离学校很远的辖区派出所,避开所有可能认识他的人。
接待他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目光锐利的李警官。陈夏拿出打印好的“记忆文档”,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陈述:“警官,我怀疑有人正在策划一起严重的生物安全事件,目标可能是炸毁一个非法实验室,释放病毒。”
李警官起初的表情是怀疑的,甚至带着点对待报假警学生的无奈。但当陈夏指出周明远那篇争议论文的标题(李警官通过内部系统快速查询,确认确有此人此文),以及描述实验室周边地形(与警方掌握的郊区地图有部分吻合)时,他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同学,你说的这些……很具体,但也都是推测。”李警官合上文档,坦诚地说,“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比如炸药在哪里,实验室的确切地址,周明远现在的行动轨迹。光凭这些,我们无法立案侦查。”
陈夏早有心理准备,他没有争辩,而是提出了更具体的建议:“李警官,我理解。但是,能否以常规的‘安全隐患排查’名义,对我标注的这片郊区区域进行一次巡逻?哪怕只是增加见警率,也可能对潜在犯罪分子形成震慑。另外,周明远如果需要购买违禁品,很可能通过暗网,或许可以从他的网络交易记录入手调查?”
李警官有些惊讶于这个学生的条理和冷静。他沉吟片刻,虽然没有给出承诺,但还是将陈夏提供的信息详细记录了下来,并录入了一个“重点关注线索库”。“我们会跟进这条线索,谢谢你提供的消息,同学。有新的情况,可以随时联系我。”他递给了陈夏一张警民联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