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特意在“账目”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放心吧。”他丝毫没有察觉我的用意,自信满满地说,“这次,我不会再出任何差错了。”

是吗?

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缓缓地笑了。

你最大的差错,就是还敢相信我,谢知鸢。

我转过身,写下了今晚的菜单:

“西湖醋鱼,多加糖,多加醋。”

糖,是“唐”家的意思。

醋,是“储”部的意思。

周叔会把消息传出去。

江南唐家,是当地的豪绅。

而户部姓储的一个侍郎,是我父亲的门生。

他们,会为顾晏,准备一份“大礼”。

一份,足以让他抄家灭族的大礼。

6

顾晏去了江南。

我的院子,一下子清静了不少。

但我没有闲着。

我通过周叔和林风,遥控着江南那边的布局。

顾晏到了江南,一开始还很谨慎。

他亲自监督赈灾款的发放,每天都核对账目,做得滴水不A漏。

他以为这样,就不会出问题。

他太天真了。

我让唐家的人,去接近他。

唐家是江南首富,富可敌国。

他们先是捐了五十万两银子,响应顾晏的“义举”。

然后,每天都大摆筵席,邀请顾晏。

一开始,顾晏还推辞。

但唐家主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他不说公事,只谈风月,请来的也都是江南有名的文人雅士。

顾晏本身就好名。

几次下来,他就放下了戒心,成了唐府的常客。

酒桌上,杯觥交错之间,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唐家主“无意”中提起,说朝廷拨下来的粮食,质量不太好,很多都发霉了。

灾民吃了,容易生病。

他说,他手里有一批上好的新米,愿意平价卖给朝廷,救济灾民。

顾晏一听,觉得这是个好事啊。

既能让灾民吃上好饭,又能体现自己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他不知道,这批“新米”里,掺了大量的沙子和陈米。

价格,也根本不是“平价”,而是市价的三倍。

多出来的钱,唐家主许诺,会分一半给顾晏。

顾晏动心了。

人的贪欲一旦被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唐家又“建议”,说搭建粥棚的木材,可以用次一点的,反正也是临时性的。

修缮河堤的石料,也可以用便宜些的。

省下来的钱,大家一起分。

顾晏彻底陷了进去。

他每天看着账本上不断增加的银子,眼睛都红了。

他大概忘了,临走前,我是怎么“嘱咐”他的。

他更不知道,他经手的每一本账,户部的储侍郎,都悄悄地留了一份副本。

每一笔贪墨的银子,都被记得清清楚楚。

那些假的账本,做得天衣无缝,足以骗过任何人。

但真的账本,才是催命符。

江南的雨,越下越大。

顾晏送上去的奏折,都是一片歌舞升平。

说灾情已经控制住,灾民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皇帝看了,很是欣慰。

只有我知道,那被修缮的河堤,只是个豆腐渣工程。

下一场暴雨来临,就是它垮掉的时候。

而我,就在京城,安静地等待着那场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