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爸,您坐好。宾客们都等着给您贺寿呢。”姜文博笑着说,不动声色地把我隔开。

爷爷的手在半空中停了一下,收了回去。他看着我,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

我知道,他有话想对我说。

但我更知道,在这个场合,他说了不算。

贺寿正式开始。

司仪拉长了调子,开始唱名。

“长子姜文博,贺寿礼——”

一个两尺多高的红布罩子被四个下人抬了上来。

姜文博满面红光地走上前,一把掀开红布。

满堂宾客,齐齐发出一声惊呼。

那是一座用整块和田白玉雕成的“寿比南山”摆件。玉质温润,雕工精湛,山峦叠嶂,松柏苍劲,一看就价值连城。

“爸,这是儿子特地从江南请玉雕大师,耗时一年,为您精心雕琢的。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姜文博的声音洪亮,脸上全是得意。

爷爷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只说了一个字:“好。”

二叔姜武功不甘示弱,立刻让人抬上他的贺礼。

是一副前朝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仿品。

但他吹得天花乱坠,说是他花重金从一个没落贵族手里淘来的真迹。

“爸!这幅字,藏着咱们老祖宗的风骨!祝您老当益壮,风骨长存!”

爷爷依旧点点头,还是一个字:“好。”

接着是三姑,她捧上一个锦盒,打开,里面是一颗鸽子蛋大小的东海夜明珠,在灯火下流光溢彩。

“爸,女儿祝您日月同辉,松鹤长春!”

爷爷看着那颗珠子,眼神甚至有些空洞,第三次开口:“好。”

金玉满堂,珠光宝气。

整个大厅,都快被这些礼物的光芒给闪瞎了。

宾客们的赞叹声,奉承声,一浪高过一浪。

大伯、二叔、三姑,他们享受着这一切,脸上都挂着胜利者的笑容。

我看见我妈的头,垂得更低了。

终于,司仪的目光落在了我身上,带着一丝迟疑和轻蔑。

“长孙女,姜书瑶,贺寿礼……”

他卡住了。因为我手里那个破木盒,实在上不了台面。

全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我身上。

那些目光,有好奇,有同情,但更多的是看好戏的幸灾乐祸。

二婶第一个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哎哟,这是什么宝贝啊?用这么个……盒子装着。书瑶啊,你可得拿稳了,别摔了。”

她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几桌都听见。

一阵压抑的窃笑声响起。

我站起身,捧着我的木盒子,一步一步,朝爷爷走去。

2

我走得很稳。

脚下的地毯软得像踩在云上,但我每一步都感觉踩在刀尖上。

四面八方的目光,像无数根针,扎在我身上。

我能听见他们的议论。

“那就是姜家老大那个没福气的女儿?听说她爹死得早,母女俩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是啊,你看她穿的,虽然是新做的,但料子……啧啧,跟下人穿的差不多。”

“手里拿的是什么玩意儿?不会是捡来的吧?”

“嘘……小声点,好歹是姜家的血脉。”

“什么血脉,分了家的旁支罢了,要不是老太爷念旧,她们连这门都进不来。”

这些话,我从小听到大,耳朵都快起茧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