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令
雪夜来客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冬,江淮大地罕见地下起了大雪。
北风呼啸着穿过淮北平原上的小周村,将茅草屋顶吹得簌簌作响。天色渐晚,村东头周老四家的土坯房里,二十岁的周远正在灶前添柴,锅里煮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粥。
“远儿,去把院门栓牢实些,这风声紧得很。”炕上传来父亲周老四虚弱的咳嗽声。自打去年冬天在镇上被伪军抓去修工事挨了打,周老四的身子就一天不如一天。
周远应了一声,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阵寒风夹着雪粒扑面而来,让他打了个寒颤。他快步走向篱笆院门,正要上门栓,忽然注意到雪地上有一串歪歪斜斜的脚印,一直延伸到院门口的草垛旁。
“谁?”周远警惕地问道,顺手抄起靠在墙边的铁锹。
没有回应,只有风声。
周远屏住呼吸,慢慢靠近草垛。借着雪地反射的微光,他看见一只沾满泥雪的手从草堆里露了出来。
“爹,快来!”周远朝屋里喊道,同时小心翼翼地拨开草垛。
一个穿着深色大衣的男子蜷缩在草堆中,面色苍白如纸,左肩处的衣服已被暗红色的血迹浸透。那人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面容清瘦,鼻梁上架着一副破碎的金丝眼镜,即使昏迷不醒,手中仍紧紧抓着一个破旧的黑色皮包。
“这是哪来的先生?”周老四披着棉袄蹒跚走来,见状吃了一惊。
周远探了探那人的鼻息:“还活着,但气息很弱。”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收留陌生人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但见死不救又违背做人的良心。
“先抬进去吧,总不能让人冻死在外面。”周老四叹了口气。
他们将那人抬进屋里,放在周远睡的草铺上。周远打来热水,轻轻揭开那人肩头早已冻结的血衣,发现一处枪伤,伤口已经发炎化脓,散发出一股腐臭味。
“这是枪伤啊...”周老四面色凝重,“远儿,这人来历不简单。”
周远没有说话,只是仔细地为伤者清洗伤口,然后用干净的布条包扎好。他注意到那人黑色皮包的锁扣处有一个奇怪的标记——一颗五角星,虽然磨损严重,但依然可辨。
半夜时分,伤者发起了高烧,开始断断续续地呓语。
“文件...必须送出去...汪...叛国...”他声音微弱,却透着急切。
周远凑近倾听,只隐约听到“上海”、“汪精卫”、“投敌”几个词。他心中一惊,汪精卫是国民党的大人物,最近报纸上还登载过他主张与日本和谈的言论。难道这人与此事有关?
“爹,你听见他说什么没,他说汪精卫,叛国?”
闻言,周老四也是心中一惊,连忙走了过来神情疑惑“这汪精卫,可是,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国家元首,他怎么会投靠鬼子?看来这个人不是凡人,你先好生照看着这件事情,万万不能走漏一点消息”
“放心吧爹,我明白”周远立刻表态
“唉,早就听说前线一直打败仗,看来现在的局势,越来越差了”周老四带着愁容说到
临终托付
第三天清晨,伤者终于醒了过来。他警惕地环顾四周,右手下意识地摸向腰间,却发现武器早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