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醒了?”周远端着一碗热粥走过来,“别担心,你的东西都在那里。”他指了指墙角那个黑色皮包。

“这里是哪里?你是什么人?”伤者声音虚弱,但眼神锐利。

“这里是淮北的小周村,我是周远。你在我们家草垛里昏倒了,我和我爹把你抬进来的。”

伤者稍稍放松了警惕,勉强撑起身子:“多谢相救。我昏迷了多久?”

“两天两夜。你肩上的枪伤很严重,已经化脓了,需要找大夫。”

伤者苦笑着摇摇头:“来不及了...我感觉得到。”他紧紧抓住周远的手,“小伙子,我看得出你是个正直的人。我有件极其重要的事要托付给你。”

周远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我叫陈望北,是从上海来的。”伤者压低声音,“我身上带着一份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情报——汪精卫已经彻底投靠日本人,正准备成立伪政府。这份文件是他与日本签订的密约内容,足以证明他的卖国行为。”

周远和周老四,听到此话,瞬间呆若木鸡,父子二人相互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

周远虽然是个乡下青年,但上过几年私塾,又常听村里教书先生讲述国家大事,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

“这位先生,汪精卫可是国民党中的重要领导,他怎么会投靠小鬼子?”周老四带着颤抖的声音问到

“对啊,先不说这件事情是不是真?那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你应该去找政府或者军队啊。”周远也继续说道

陈望北咳嗽了几声,苍白的脸上泛起病态的红晕:这位大伯,小兄弟,我知道这件事情很难让人接受,但这现在就是事实文件就在我身上,证据确凿“国民党内部已有不少人被汪派收买,这份情报必须交给共产党方面,只有他们才能公之于众,揭露汪精卫的叛国行径。”

他从怀中掏出一枚铜钱大小的徽章,上面刻着镰刀锤子的图案:“小兄弟拿着这个,去徐州城西的‘德盛昌’杂货铺,对掌柜说‘要买上海产的桂花糕’,他若回答‘上海的路不通了,南京的可以吗’,你就表明来意。”

周远接过徽章,手心微微出汗。他明白,一旦卷入这种事情,很可能就会踏上一条不归路。

“为什么选我?”他轻声问。

“因为我别无选择...”陈望北又剧烈咳嗽起来,这次咳出了血丝,“而且,我相信自己的判断。小伙子,国家危难之际,总得有人站出来。”

接下来的两天,陈望北强撑着重伤的身体,向周远交代了所有细节——如何识别接头人,遇到危险如何应对,以及最重要的,那份文件隐藏的位置。

“皮包是障眼法,真正的情报在我大衣内衬里,用油布包着。”陈望北说,“记住,这份情报关系到千百万人的性命,绝不能落入敌人手中。”

周远发现,陈望北不仅学识渊博,对时局有着精辟的见解,而且丝毫没有读书人的架子。他给周远讲上海工人运动的故事,讲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事迹,讲延安那边的新气象。这些闻所未闻的事情,为周远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民国二十七年腊月初八的夜晚,陈望北的伤势急剧恶化。他握着周远的手,气息奄奄地说:“周远兄弟...我本是一名教书先生,七七事变后,才投身抗日救亡...告诉组织,陈望北...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