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他带她发现后街“宝藏”小吃,在她攻克难题后真心欢呼,笨拙地关心她。戌荧并非铁石心肠,心底冰层在消融,但清醒仍在。她明白,卢一和是象牙塔里的少年,而她是早认清现实、负重前行的旅人。

一次,卢一和朋友组织去邻市新开游乐场,AA制人均近三百。他极力怂恿:“可好玩了!过山车亚洲最长!去吧,我请你!”

戌荧正调试不断的程序,头也不抬:“不去,没空,太贵。”

“哎呀,我请客!偶尔放松嘛!”他晃她胳膊。

戌荧停手,转头看他,眼神平静:“卢一和,谢谢。但第一,我程序deadline快到了;第二,我不需要别人请;第三,就算AA,三百块也是我两周饭钱。”

话像冷水,浇熄了卢一和的热情。他松开手,讪讪不解:“至于算这么清吗?开心最重要啊。”

“你的开心在消费,我的开心在完成目标和余额增长。”

戌荧语气平淡,却像细针,轻轻刺痛了他。

他第一次清晰感受到两人间的鸿沟,非刻意,却真实存在。

类似小摩擦偶有发生。戌荧从不争吵,只平静陈述事实和原则。卢一和有时挫败,但也真喜欢她的特别。

真正让戌荧重新审视这段关系的,是大三下关于未来的讨论。卢一和正犹豫是否接受家里安排出国读硕。

他找她商量,语气试探:“戌荧,你说我要不要出去?你要不想我去,我就不去。”他期待一点挽留。

戌荧当时正查各大高校计算机研究生招生简章和学费,越看眉头越紧。

好学校学费不菲,虽有奖助学金,仍是负担。闻言,她从屏幕前抬头,目光冷静:“这是你的人生决策,该基于你自己规划和家庭支持,不该问我。”

“那你呢?毕业后啥打算?”

“考研。”戌荧干脆道,“需要更好平台。本科学历在计算机领域竞争力不够。”这是最现实的选择。

“考研?很苦的!学费生活费也不低吧?”卢一和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不过你想考,我支持!到时候我要没出国,给你送饭!”

戌荧垂下眼,长睫投下阴影。他的“支持”轻飘飘,分担不了任何实际压力。他甚至无意识点出她最现实的困境——钱。她能预见,即使拼尽全力考上,两人未来路径也将截然不同,差距只会更大。

这次谈话像记警钟,敲醒了戌荧。卢一和很好,但他活在轻松模式,未来广阔多选;而自己,在困难模式挣扎,每步需精打细算,未来狭窄而必须精准。他们的关系,更像青春期美好陪伴,注定无法同频走向现实。

几天后,戌荧约卢一和在“情人坡”见面。傍晚风柔,草地上坐满情侣。

“卢一和,”她开口,声音平稳,带着决绝,“我们分手吧。”

卢一和笑容僵住:“为什么?就因我要出国?我说了不一定……”

“不全是。”戌荧打断,直视他,坦诚得近乎残忍,“我们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你的世界精彩,我的世界现实。以前觉得互相喜欢可试试,但现在发现,尝试成本,尤其时间情绪成本,对我太高了。我需要更专注走自己的路,这路很窄,容不下太多别的。”

她说得清晰,像段逻辑严密无bug的代码,无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