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先看着吧,说不定能牵出 bigger 的案子。” 李淇随口说了一句,老张翻了个白眼,没再搭话。

可李淇自己也没想到,这起看似普通的诈骗案,会像一张网,慢慢把他缠得喘不过气。

立案后的第三天,李淇接到了派出所的电话,民警说他们顺着张小蕊的案子,又查到了另外五个受害者,都是聋人,被骗的金额从两万到十万不等。

“李律师,你懂手语,跟这些受害者沟通方便,能不能帮我们一起做下笔录?” 民警的语气挺客气。

李淇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派出所。受害者里有个六十多岁的大爷,老伴儿卧病在床,攒了五万块想做手术,结果全被骗了;还有个刚毕业的小伙子,想创业开个小吃店,加盟费交出去就没了下文。看着他们用手语比划着自己的遭遇,李淇心里堵得慌。

“这些骗子太缺德了,专挑聋人下手,知道我们沟通不方便,维权难。” 小伙子红着眼圈,手语打得又快又急。

李淇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们一起努力,肯定能把钱追回来。”

那天忙到晚上八点多,李淇才把所有笔录整理好。刚走出派出所,就看见个举着相机的人跑过来:“您是李淇律师吧?我是《城市晚报》的记者,想跟您聊聊聋人诈骗案的事。”

李淇愣了一下,他从没接受过采访。记者笑着解释:“民警说您一直在帮聋人受害者维权,还懂手语,我们想报道一下,一方面提醒更多聋人注意防范,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推动案子尽快解决。”

李淇想了想,觉得这是好事,能让更多人关注到聋人群体的困境,就答应了。采访的时候,他说了很多聋人维权的难点,也提到了受害者的遭遇,记者听得很认真,还时不时点头记笔记。

第二天,《城市晚报》的头版就登了报道 ——《手语律师为聋人维权,揪出诈骗团伙黑幕》,还配了李淇和受害者沟通的照片。李淇到律所的时候,同事们都围着报纸看,老张拍着他的肩膀说:“行啊李淇,这下成名人了!”

更让李淇意外的是,当天下午就有三个聋人找上门来,都是被诈骗的受害者,想请他代理案件。其中一个叫王建国的男人,比划着说:“我们在报纸上看到你了,知道你懂我们的难处,也相信你能帮我们把钱要回来。”

李淇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心里有点飘。他从业五年,一直做的都是小案子,没什么名气,这次突然受到这么多人的信任,还有媒体关注,感觉像踩在云朵上似的。

“你们放心,我会尽全力帮你们的。” 李淇爽快地答应下来,还跟他们签了代理协议。律师费虽然不高,但人多,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

没过几天,电视台也找上门来,想做一期关于聋人反诈的专题节目,邀请李淇当嘉宾。节目录制那天,李淇穿了件新买的西装,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从聋人群体的沟通障碍,到诈骗团伙的作案手法,说得头头是道。节目播出后,他的电话快被打爆了,有咨询法律问题的,有寻求代理的,还有律所主动找他合作的。

老张看着李淇忙得团团转,羡慕地说:“没想到啊,一个小诈骗案居然让你火了。早知道我也去做公益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