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忆图书馆的最后一页
图书馆的钟声敲响九下,林夏从一堆泛黄的心理学文献中抬起头,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
江北大学图书馆的顶楼阅览室几乎空无一人,只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陪伴着她为毕业论文冲刺的夜晚。
“同学,闭馆时间到了。”温和的声音从身旁传来。
林夏转头,看见一个身着深蓝色馆员制服的男生站在一旁。
他有着干净利落的短发和一双在灯光下呈浅褐色的眼眸,胸前名牌写着“实习生:陈墨”。
“抱歉,我马上收拾。”林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开始手忙脚乱地整理桌上散落的书籍。
陈墨伸手帮她稳住几本快要滑落的厚重书籍,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她正在阅读的文献标题——《逆行性遗忘的神经机制与临床干预》。
“心理学专业的?”他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嗯,毕业班。论文方向是记忆修复。”
林夏将最后一本书塞进背包,抬头时注意到陈墨正若有所思地看着她,那种眼神很奇怪,像是认识她很久却刚刚相认。
雨下得更大了,林夏站在图书馆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发愁。
她没带伞,而宿舍离图书馆有十五分钟路程。
“用我的吧。”陈墨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手中握着一把深蓝色的伞,“我值晚班通常都带伞。”
“那你怎么办?”
“我还有些整理工作要做,等雨小点再走。”
陈墨将伞递给她,浅褐色的眼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明天记得还我就好。”
回到宿舍,林夏打开背包时发现了一本不属于她的黑色笔记本。
她猜想可能是陈墨不小心放错的,翻开第一页,却惊讶地看到自己的名字写在角落,字迹与她的一模一样。
更奇怪的是,笔记本里记录的似乎是她的大学生活点滴,却有许多她毫无印象的事情。
大二春天的植物园野餐、去年冬天的雪山之行、甚至还有一段关于天文台观星的表白记录。
“这不可能是我写的。”林夏喃喃自语,翻到最后一页,那里只有一行字:
“如果你看到这本笔记,来找我。——陈墨”
第二天,林夏带着伞和笔记本早早来到图书馆。
陈墨正在文学区整理书架,看到她手中的笔记本,表情没有丝毫意外。
“你终于发现了。”他平静地说,示意林夏跟他到休息区。
“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笔记里写着我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林夏急切地问。
陈墨深吸一口气:“如果我说,你失去了一部分记忆,你相信吗?”
林夏本能地想反驳,但作为一名心理学学生,她知道记忆的可塑性远超常人想象。
然而,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令她难以接受。
“证据呢?”
陈墨从员工柜子里取出一个盒子,里面装满照片——林夏和他一起在校园各个角落的合影,时间跨度从大二到现在。
还有两张去年冬天去雪山观光的车票存根,上面是他们的名字。
“我们相识两年,交往一年三个月。”
陈墨轻声说,“三个月前,你在实验楼遭遇意外,一部分记忆受损。医生说可能是永久性的,也可能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