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在小厮的搀扶下,刘备起身,脚步虚浮地走到一面斑驳的铜镜前。铜镜表面泛着幽光,当他看到镜中那张陌生的面孔时,心中的震惊达到了顶点。那是一张面色黝黑、五官端正的脸,眼神中带着一丝书卷气,鼻梁挺拔,唇边微有胡茬,额角还残留着几道浅浅的皱纹,与他记忆中那张饱经风霜、棱角分明的面容截然不同,镜中的陌生人仿佛在无声地质问他。

“我真的变成了宋江……”刘备低声呢喃,声音干涩,心中五味杂陈,有失落如坠深渊,有惶恐如履薄冰,更有深沉的无奈,如同老树被连根拔起,移植到异土,根系在风中颤抖。

镇定下来后,刘备深吸一口气,空气里的檀香让他心神稍宁,他开始仔细思考自己的处境。他从小厮的滔滔不绝中得知,这里是北宋末年的郓城县,而他现在的身份是县衙的押司宋江,在当地颇有名望,以仗义疏财、乐善好施著称。小厮还说起宋江如何救济贫民、调解邻里纠纷,声名远播,连孩童都知道“及时雨”的称号。

“北宋末年……”刘备暗自思忖,眉头微蹙,虽然他对这个时代并不了解,但从交谈中也能感觉到,这个时代似乎也并不太平,百姓生活困苦,税赋沉重,街头巷尾常闻怨声,社会矛盾尖锐如刀,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气息。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我成了宋江,就不能辜负这个身份。”刘备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他握紧拳头,指节发白,眼中重新燃起熟悉的斗志,如同烽火重燃。他要在这个时代闯出一片天地,为百姓谋福祉,就像他在三国时期为复兴汉室而鞠躬尽瘁一样,以仁德之心,在这乱世中开辟新路,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

2 初识江湖:理念的碰撞

在适应了新身份后,刘备每日里细细揣摩宋江的言行举止,努力融入这个陌生的世界。他常常独坐忠义堂后的小院,回想三国时期的往事,对比水浒江湖的风俗,渐渐领悟到这里的英雄们虽出身草莽,却重情重义。刘备本就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领导才能,他以真诚豪爽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是与吴用品茶论道,还是同鲁智深饮酒谈笑,都流露出自然的亲和力,很快便赢得了梁山众人的好感,大家纷纷称道“公明哥哥”的仁义之心。

一日,刘备正在忠义堂与吴用、公孙胜等人商议山寨粮草事务,忽闻外面一阵喧闹,夹杂着粗鲁的叫骂和劝阻声。他起身走出大堂,只见一个黑凛凛的大汉正与几个喽啰争吵不休,那汉子双臂虬结,目如铜铃,生得粗壮黝黑,满脸络腮胡须,正是“黑旋风”李逵。喽啰们拉扯着他的衣襟,李逵却怒目圆睁,挥舞着板斧吼道:“俺娘在山下受苦,你们这些鸟人,凭甚拦俺?”

“你这黑厮,又在闹什么?”刘备笑着问道,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严。李逵见是宋江,连忙停止争吵,丢下板斧,跑过来单膝跪地,粗声道:“哥哥,俺李逵只是想下山去接俺娘来梁山享福,可他们却不让俺去!说甚山寨规矩,不许私自下山。”刘备闻言,心中一动,他想起了自己与关羽、张飞的兄弟之情,那份血浓于水的牵挂让他眼眶微热,不禁对李逵的孝心感到由衷敬佩。他伸手扶起李逵,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铁牛,你一片孝心,哥哥岂会阻拦?只是下山路途遥远,多有凶险,盗匪横行,官府盘查,你需小心行事,切莫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