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逵大喜,连连磕头道:“多谢哥哥!”刘备又吩咐他多带些盘缠和人手,选几个机灵的弟兄同行,确保安全。李逵感激涕零,眼中含泪,对刘备的敬佩又多了几分,暗暗发誓此生必效死力。

不久后,打虎英雄武松也来到了梁山。刘备亲自迎出寨门,与武松相见,两人把臂言欢。在忠义堂的酒宴上,武松讲述景阳冈打虎的惊险,刘备听得入神,武松的豪爽和武艺让他十分欣赏,而刘备的仁义和见识,如论及天下大势时引经据典,也让武松对他心悦诚服,两人结为知己。

在与梁山众人的相处中,刘备每日观察山寨生活,逐渐发现这个时代的江湖与他所处的三国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这里的人们更加注重义气和个人恩怨,行事风格也更加豪放不羁,比如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悲壮,或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痛快。但刘备也看到了他们的善良和正义,这些梁山好汉大多是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才落草为寇,他们心中都有着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每每谈起百姓疾苦,众人皆愤愤不平。

然而,在对待招安的问题上,刘备与宋江原本的主张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一日,在忠义堂的聚会上,众人酒过三巡,话题渐渐转到了梁山的未来。窗外月色如洗,烛光摇曳,气氛却渐渐凝重。

“哥哥,如今我们在梁山聚义,替天行道,兄弟们都过得快活。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依我看,不如接受朝廷招安,为兄弟们谋个好前程。”一位头领说道,声音带着试探。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如卢俊义表示赞同,认为招安可以让他们摆脱贼寇的身份,光宗耀祖;有的如阮小二则表示反对,担心招安后会被朝廷算计,失去自由,沦为刀下鱼肉。

刘备听着众人的议论,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他站起身来,环视堂中,大声说道:“诸位兄弟,宋江虽一介草民,却也心怀壮志。这朝廷腐败不堪,奸臣当道,百姓受苦。我们若接受招安,不过是成为朝廷的鹰犬,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他们没想到宋江会说出这样的话,在他们的印象中,宋江一直是主张招安的,如今却言辞激烈,目光如炬。堂内鸦雀无声,只闻烛火噼啪作响。

“哥哥,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吴用问道,眉头微蹙,似在权衡利弊。

刘备目光坚定,踏前一步,朗声说道:“我欲带领兄弟们,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推翻这腐朽的朝廷,建立一个太平盛世,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如同我当年在三国时期,为兴复汉室而努力一般,虽九死其犹未悔!”

众人听了刘备的话,心中热血沸腾,如李逵握紧拳头,武松眼中闪光。但也有一些人如杨志心中疑虑,担心这样做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山寨根基未稳,恐遭灭顶之灾。

“哥哥,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吴用劝道,语气温和却透着谨慎。

刘备点了点头,他知道,改变众人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时间和耐心。但他坚信,只要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以仁德感化众人,总有一天,梁山众人会与他一起,走上一条不同的道路,共创大业。

3 局势暗涌:危机与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