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职场里,不是只有忍气吞声这一条路。那张小小的 “心虚卡”,不仅帮我躲过了一次背锅,更让我明白 —— 就算是实习生,也有拒绝被欺负的权利。
只是我没想到,这张卡带来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没有卡牌的 “方案突围”
刚回到工位,手机先弹出了抽卡系统的提示:【今日卡牌:“同事的善意”(效果:放大身边同事对 “职场不公” 的共情,时效 2 小时)。温馨提醒:“张磊的心虚卡”已使用 1 次,本周同类卡牌不可再抽,请注意合理规划卡牌使用】。
我盯着提示愣了愣 —— 对,昨天在会议室用的 “心虚卡” 是本周第一次,按规则确实不能再用了。还没等我消化完,客户对接群突然弹出紧急消息:【因品牌调整,活动主题需从 “科技赋能生活” 改为 “年轻就要敢闯”,明天上午十点前需提交新的主题框架,否则活动延期】。
消息下面,张磊的头像秒速 @我:【林晓,客户临时改需求,你今晚加个班把框架做出来,我明天一早审核。对了,之前的客户沟通记录我电脑里存着,今天没空找,你自己想办法对接客户要吧】。
又是这样 —— 明明他手里有关键资料,却故意甩锅让我 “自己想办法”。我深吸一口气,点开张磊的对话框,想跟他要沟通记录,却发现他已经把我 “设置成了消息免打扰”。
旁边工位的实习生小周偷偷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晓姐,你别跟张哥硬刚,上次我跟他要资料,被他说‘实习生就该多跑腿’,最后还是自己熬夜找的客户。” 小周的话让我心里一沉 —— 看来张磊早就摸准了我 “怕试用期不过” 的软肋,笃定我会忍气吞声。
我打开客户的企业微信,犹豫了半天,终于发出消息:【李姐您好,我是星途科技的实习生林晓,负责本次活动框架修改,想跟您要一下之前的沟通记录,方便后续精准匹配主题】。发送成功后,我盯着屏幕等了半小时,没收到任何回复 —— 客户大概率在忙,未必能及时看到。
“林晓,怎么还不开始做?” 张磊突然走到我工位旁,手里拿着个空咖啡杯,语气带着刻意的不耐烦,“要是明天交不出框架,试用期评分打 C,你可别怨我没提醒你。”
我抬起头,看着他理所当然的样子,突然想起系统今天给的 “同事的善意” 卡 —— 要不要用?可放大同事的共情,顶多让小周他们帮我抱怨两句,解决不了 “缺资料” 的根本问题。
“张哥,” 我咬了咬牙,还是决定直面问题,“没有之前的沟通记录,我没法准确把握客户的核心需求,万一做出来的框架不符合预期,反而耽误时间。您要是有空,能不能把资料发我一下?”
张磊没想到我会直接要,脸色沉了沉:“我都说了没空!客户那边你不会自己催?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想通过试用期?” 他的声音故意拔高,引得周围几个同事都看了过来。
我攥紧了手机 —— 要是昨天,我可能会慌得立刻去催客户,可现在我突然想:为什么一定要靠张磊?为什么一定要依赖卡牌?
我打开浏览器,搜索客户最近的动态 —— 原来他们上周刚发布了针对 Z 世代的新品,官微里全是 “00 后创业故事”“年轻无畏挑战” 的内容;我又翻了客户的小红书账号,发现互动量最高的帖子,是 “用户分享自己的勇敢瞬间”,评论区全是年轻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