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当初以为的下次见,原来早就成了最后一面”

【一】

2014年的立夏,天气已经迫不及待地显露出初夏的燥热。临川一中外,那条被香樟树荫覆盖的狭窄小巷,是许多学生放学的必经之路。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片,在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像一块块被打碎的金子。

林笙第一次把顾栖堵在这条巷口,带着一种少年人特有的、混合着好奇与莽撞的气势。他刚从体校训练完,穿着一身红色的运动服,额头上还带着未干的汗珠,高大的身形几乎挡住了巷口大半的光线。

顾栖那时刚结束周末的竞赛辅导,怀里抱着一摞沉甸甸的、写满复杂公式的卷子。蓝白相间的校服穿在她身上显得有些宽大,更衬得她身形单薄。一阵不合时宜的穿堂风吹过,扬起她耳后细软的碎发,也吹得她怀里的卷子哗啦作响。她下意识地收紧手臂,微微蹙眉,想要从旁边绕过去。

“借过。”她的声音不大,带着江南水乡浸润出的那种特有的软糯,即使是在这种被阻拦的情况下,也听不出多少火气,反而像羽毛轻轻扫过。

林笙非但没让,反而往前踏了半步,垂眼打量着她。他早就听说过省重点的这位“理科女神”,成绩好得不像话,传得最神的是她能背π到小数点后一千位。他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带着点痞气的笑容里满是探究:“喂,你就是顾栖?听说你能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面一千位?真的假的?”

顾栖终于抬起头,正视着这个拦路的、散发着蓬勃热力和汗味的体育生。她的眼睛很大,瞳仁是极深的褐色,像两潭幽静的深水,此刻这潭水清晰地映出林笙有些张扬的脸。那眼神里没有惊慌,也没有厌恶,只有一种平静的、略带疏离的审视。

就是这一眼,让林笙在很多年后,在无数个无法安睡的深夜反复想起——像极了他母亲离家前,留在家里那架老旧钢琴盖上,最后一颗被按下去就再也没有弹起的琴键,发出的那声走调的、沉闷的声响,预示着一场无声的永别。清澈,却带着一种宿命般的、令人心悸的凉意。

【二】

他们在一起的过程,简单得像夏日里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又像是一场没有观众、却演得无比投入的独幕剧。

林笙是隔壁体校的“飞行系”少年,主攻跳远。他的肩胛骨里仿佛真的装着风,每一次助跑、起跳、腾空,都带着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轻盈和力量。他的成绩好得足够换来一张重点大学的保送门票,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他是那种活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荷尔蒙和无限活力的男孩。

而顾栖,是省重点中学公认的“理科门面”,她的世界是由公式、定理和无穷无尽的习题构成的。她的生活规律得像精密仪器,每天雷打不动地学习到凌晨两点,手边的咖啡永远是无糖的,苦涩得能让她保持绝对的清醒。她是那种活在条条框框里,冷静自持得近乎淡漠的女孩。

无论是林笙体校的哥们儿,还是顾栖重点中学的同学,没人觉得这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会有什么长久的交集。差异太大,像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可青春偏偏有种魔力,能让最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笨拙地靠近了彼此,并且固执地把那个叫做“以后”的词,写得铺天盖地,仿佛真的能覆盖掉所有现实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