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晚自习后,林笙会骑着他那辆轰鸣的二手机车,等在顾栖学校后门那条安静的小路上。她轻轻跳上后座,小心翼翼地抓住他腰侧的衣服。机车咆哮着冲上跨江大桥,江风猎猎,吹乱他们的头发,也吹散了顾栖一整天埋头苦读的疲惫。桥上的灯光连成一条璀璨的银河,他们在银河下飞驰,那一刻,仿佛真的能奔向某个光明的未来。

有时,顾栖在图书馆啃那些艰深的物理竞赛题,林笙就在楼下篮球场打球等她。当她终于解出最后一道难题,会带着一点点小小的得意,把写满演算过程的草稿纸仔细地折成一架纸飞机,顺着图书馆敞开的窗户,用力地投向楼下。纸飞机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在林笙脚边。

他捡起来,展开,除了复杂的公式,总能看到角落里清秀的字迹:

“林笙,等考完,我们去看极夜吧。”——那是她对遥远北方、对某种极致浪漫的想象。

他会仰起头,对着窗口那个模糊的身影,用力地挥手,然后用大大的字回写在纸飞机背面:

“好!如果那年冬天临川不下雪,我们就私奔!”——那是属于少年人的、不管不顾的承诺,带着戏谑,也藏着认真。

【三】

时间滑到2016年冬天。那个冬天,临川果然反常地没有下雪,天气干冷,天空总是灰蒙蒙的。

可他们约定好的“私奔”,终究没能成行。

命运像个恶劣的玩笑大师,在同一天,给了他们各自一记重击。

顾栖的母亲,那位温柔坚韧的单身妈妈,在一次常规手术中发生了意外的医疗事故,再也没能从手术台上下来。消息传来时,顾栖正在准备北大自主招生的最后材料,桌上的咖啡还冒着微弱的热气。

几乎在同一时刻,林笙那个看似风光无限的商人父亲,因涉及一桩巨大的金融诈骗案,被警方从公司直接带走。涉案金额高达3.7亿,消息像炸弹一样在临川这个小城炸开,昔日门庭若市的林家瞬间门可罗雀。

医院的走廊,冰冷,漫长,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顾栖瘫坐在手术室外的长椅上,眼泪早已流干,身体因为极度的悲伤和无法接受的事实而不住地颤抖,几乎脱水。她的世界在那一刻彻底崩塌,只剩下无边无际的黑暗和冰冷。

而在走廊的另一端,十米开外的地方,林笙正被两名警察反剪着双手,要带他去配合调查。他挣扎着,试图看向顾栖的方向,想冲过去抱住那个脆弱得快要碎掉的身影。可他动弹不得,只能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压抑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呜咽。

警车顶灯旋转出的红蓝光芒,与手术室门口那盏“手术中”的刺眼红灯,诡异地交织在一起,把两个年轻人苍白、绝望的青春,照得一片煞白,毫无血色。

那一刻,无需任何言语,他们同时明白了:原来那些信誓旦旦的“以后”,真的会像超市里的商品一样,存在保质期。而他们的“以后”,就在这个没有下雪的冬天,猝不及防地过期了,并且,过期不候。

【四】

生活的巨轮碾过,留下的是一片狼藉。

顾栖擦干眼泪,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原本就极其优异的成绩,最终拿到了北大自主招生降60分录取的资格。这几乎是黑暗日子里唯一的一丝微光,却也是她必须独自踏上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