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变化是细微的,但陈明远察觉到了。
家里的餐桌上,偶尔会出现一小碟她种的嫩绿青菜。虽然少得可怜,她却吃得格外珍惜。她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开口就是抱怨和质问,而是多了些沉默。这种沉默不再是冰冷的对抗,更像是一种内在的消化和处理。
有时,陈明远深夜回家,会看到她在阳台的灯光下,小心翼翼地擦拭多肉叶片上的灰尘,或者给新发芽的菜苗浇水。侧影安静,带着一种他许久未见的柔和。
一天,她正在给番茄苗搭架子,一位住在附近、经常来公园散步的老太太驻足观看。
“姑娘,你这番茄种得真好。”老太太笑着说,“我孙子就爱吃番茄炒蛋,可现在的番茄啊,都没个番茄味。”
一句简单的夸奖,让林晓薇的脸微微发烫,心里却涌起一股暖流。她已经很久没有因为“做得好”而被认可了。
社区团购的进展并不顺利。张蕾虽然热心,但竞争激烈,利润微薄。林晓薇负责小区里的几栋楼,提着沉重的货品上下楼梯,挨家挨户分发,算错一笔账就可能白干。一次,因为一箱水果的品相问题,她被一个挑剔的业主当面数落了半天,回家后躲在卫生间里偷偷抹泪。
但当她第二天走进她的“秘密花园”,看到昨天还蔫头耷脑的菜苗因为一场夜雨而重新挺立时,她又莫名地获得了力量。植物不言不语,却教会她韧性。
她开始把一些多余的菜苗、扦插成活的薄荷送给邻居。起初是出于客气,后来发现,这微不足道的分享,竟成了打开邻里关系的钥匙。住在对门的退休教师送给她一包花种,楼下的年轻妈妈和她交流育儿经验。她在这个陌生的社区,第一次感受到了微弱的人际暖意。
这一切,陈明远都看在眼里。他注意到她晒黑了些,但精神不再那么紧绷。他甚至偷偷跟在她后面去过一次那个社区公园,远远地看着她蹲在角落里,专注地侍弄那些植物,平静的侧脸在阳光下仿佛镀了一层光。那一刻,他心里五味杂陈,有愧疚,有心痛,也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希望。
他没有打扰她,悄悄离开了。他知道,那片小小的荒地,是她暂时逃离现实压力的避难所,是她重新找回内心秩序的训练场。他所面临的道德挣扎与灰色抉择,无法与她言说,而她的这片花园,或许正以一种沉默的方式,滋养着这个家即将到来的、更大的风暴中所必需的坚韧。
晚上,林晓薇把一小把亲手种的、还带着露水的青菜洗净清炒。吃饭时,小宝脆生生地说:“妈妈种的菜真好吃!”
林晓薇笑了笑,眼角的细纹舒展开来。陈明远默默吃着那盘略显寡淡却滋味独特的青菜,觉得这是几个月来,最像一顿饭的一顿饭。
窗台上,一盆新栽的薄荷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试图驱散屋內沉郁的空气。黑夜依旧漫长,但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生长。
6 1. 6 临界点
陈明远收到第一笔“私活”报酬的那个下午,天空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手机银行提示到账两万元,数字比他预想的要多,但这笔钱像烫手的山芋,灼烧着他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