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照亮无数个像陈明远一样在深渊边缘挣扎的灵魂。尊严是奢侈品,而生存是必修课。在按下“发送”键的瞬间,他感觉自己心中某种长久坚守的东西,正在悄然崩塌。
林晓薇在黑暗中睁开眼睛,听着丈夫刻意压抑的呼吸声。她知道他醒着,也知道他正在经历什么。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翻了个身,将脸埋进枕头里。
这个夜晚,他们躺在同一张床上,却各自怀揣秘密,如同两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在命运的洪流中试图抓住各自的救命稻草。
5 1. 5 她的秘密花园
林晓薇第一次发现那片荒地,是在一个无处可去的下午。
银行催缴房贷的短信像定时炸弹,在手机屏幕上闪烁。她刚刚结束与母亲的通话,电话那头是小心翼翼的探问:“明远找到工作了吗?需要家里帮忙吗?”她以平生最好的演技,编织着“一切都好”的谎言。
挂了电话,一种窒息感攫住了她。这个两居室的出租屋,墙壁薄得像纸,邻居的电视声、夫妻吵架声、孩子的哭闹声清晰可闻。曾经那个宽敞明亮、带有落地窗的家,如今只存在于深夜辗转反侧时的回忆里。她必须逃离这里,哪怕只是片刻。
穿过三条街,是一个老旧的社区公园。与其说是公园,不如说是一片被遗忘的角落。滑梯锈迹斑斑,健身器材缺胳膊少腿。但在公园最深处,背靠着一面爬满枯藤的矮墙,有一片约莫十平米的荒地,杂草丛生,堆着些碎砖烂瓦。
然而,林晓薇的目光却被杂草中几点顽强的色彩吸引。那是几株无人照料的月季,虽然瘦弱,却倔强地开着花。还有一丛薄荷,在砖缝间蔓延,散发着清冽的香气。
鬼使神差地,她蹲下身,用手拔掉月季周围的杂草。泥土沾满了她的指甲缝,一种久违的、属于大地的气息扑面而来。她想起童年在外婆家的暑假,在田埂上奔跑,看外婆如何伺候那些蔬菜瓜果。那段记忆里,没有争吵,没有焦虑,只有阳光和泥土的芬芳。
那一刻,积压数月的泪水终于决堤。她不是无声的啜泣,而是像野兽受伤般嚎啕大哭,幸亏公园荒僻,无人听见。眼泪砸在泥土上,瞬间消失不见。当她哭到力竭,内心反而奇异地平静下来。
从那天起,这片荒地成了她的“秘密花园”。
她翻出家里废弃的塑料盆、破旧的水桶,甚至小宝穿不了的小雨鞋,装上土,成了简易的容器。她从菜市场捡来菜贩丢弃的烂菜叶堆肥,偷偷收集小区绿化工人修剪下来的枝叶。她像个虔诚的信徒,每天在小宝上学后,来到这里,除草、松土、播种。
她种下捡来的辣椒籽、蒜瓣,种下用最后几块零钱买来的番茄苗和青菜种子。这并非为了收成——那点产出根本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救赎。当她的手指触碰湿润的泥土,当她看到嫩芽破土而出,当她观察到叶片在阳光下舒展,一种微小的、确凿的掌控感油然而生。
在这里,她不必是歇斯底里的怨妇,不必是忧心忡忡的母亲,她只是一个园丁,与土地和生命进行着最直接的对话。植物的生长缓慢而诚实,付出汗水,就能看到回报。这种简单直接的逻辑,是对混乱现实的一种温和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