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让我……想想。”她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几乎是逃也似地离开了那间令人窒息的书房。

回到自己的闺房,林清月再也支撑不住,瘫软在地。泪水无声地滑落,浸湿了华美的地毯。她曾是万众瞩目的明月,如今却要沦为政治献祭的羔羊。这种从云端跌入泥沼的落差,几乎将她击垮。她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助和恐惧,未来的黑暗如同巨兽,要将她吞噬。

而在这片笼罩林府的愁云惨雾中,有一个人,似乎被所有人遗忘了。

林清晞,那个“不成器”的二小姐。在众人眼中,她除了整日红着眼圈,像只受惊的兔子般跟在姐姐身后,时不时发出压抑的啜泣,说着“姐姐,怎么办呀?”之类的无用话语外,什么也做不了。她甚至比姐姐更加“惊慌失措”,有一次在给姐姐送安神汤时,竟“失手”打翻了汤碗,烫红了自己的手背,哭得越发可怜。

林清月虽自身难保,但见到妹妹这般模样,还是强忍悲痛,反过来安慰她:“阿晞别怕,姐姐会想办法的,定不让你受苦。”她将妹妹搂在怀中,以为妹妹的恐惧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却不知那恐惧,大半是演给她看的伪装。

当夜色深沉,整个林府陷入死寂,唯有巡夜家丁的更梆声偶尔响起时,林清晞房间的黑暗,便成了她最好的掩护。

她不再需要信鸽。更隐蔽、更快捷的渠道早已启动。她坐在漆黑的房间里,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奇特,仿佛在传递某种密码。她的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冰冷的光泽,脑中飞速运转,勾勒着一张无形的大网。

她的反击,悄无声息却又雷霆万钧,从三个方向同时展开:

1. 经济斩首: 弹劾最凶的御史中丞,其家族最大的倚仗是掌控了江南的丝绸漕运。阿晞通过她秘密经营的商号,联合数家大商户,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向北境紧急输送了大量御寒的棉布与粮食,解了军需燃眉之急,此举赢得了兵部一些务实派官员的好感。同时,她动用巨量资金,在短时间内疯狂收购市面上的生丝,并指使她掌控的船队,以“避战乱”为由,暂时阻滞了中丞家最重要的几条漕运线路。一进一出,中丞家的资金链骤然紧绷,产业陷入混乱,巨大的亏空让他焦头烂额,弹劾的调门不得不降低了几分。

2. 情报反击: 另一位跳得很高的吏部侍郎,素有“清廉”之名。阿晞将她早已收集到的、关于此人暗中收取巨额冰晶炭金、为其子侄买卖官位的铁证,通过隐秘的渠道,直接递送到了其政敌的手中。不过两日,朝堂上便出现了针对这位侍郎的弹劾奏章,证据确凿,引得皇帝疑心大起,下令彻查。自身难保的侍郎,立刻偃旗息鼓,再不敢对林家穷追猛打。

3. 釜底抽薪: 至于边境的败绩,阿晞知道,这是危机的根源。她通过安插在军中的眼线,了解到战败的主因是主将轻敌冒进,而非父亲在后勤上的过失。她巧妙地将赵老将军之子(那位传闻暴戾的求婚对象)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