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荒芜下的低语

“星尘号”科研船的着陆舱穿透赭沙星稀薄的大气层时,舷窗外的景象像被墨汁染过的画布——恒星“火鸟”的光芒是唯一的亮色,却透着一股诡异的暗红,砸在赭红色的沙地上,折射出金属般的冷光。我攥着胸前的研究生徽章,指节泛白,徽章背面刻着的“地球联邦生命科学院”字样,在颠簸中硌得掌心生疼。

“林野,校准岩层采样仪。”通讯器里传来陈砚导师的声音,比出发前更沙哑,还夹杂着不易察觉的颤音。他是这次任务的负责人,也是三年前“深潜者号”坠毁事件的唯一幸存者。那次事件后,他沉寂了很久,直到联邦科学院重启赭沙星探测计划,才主动请缨带队——没人知道他为什么非要回来,只知道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一个密封的样本袋,里面装着几粒从“深潜者号”残骸里捡回的、泛着紫光的沙粒。

苏芮坐在我对面,正对着屏幕反复调试数据。她的头发凌乱地贴在脸颊上,眼底有很重的黑眼圈——出发前一周,她偷偷告诉我,她在整理“深潜者号”的遗留数据时,发现了一段被删除又恢复的录音。录音里没有说话声,只有一片黏腻的“沙沙”声,像无数虫子在爬,结尾处有个模糊的女声在重复:“红沙下面……有东西在动。”

着陆舱的减震器在沙地上碾过,发出“嘎吱”的巨响,我突然听见一阵极细微的声音——不是机械摩擦,是从舱壁外面传来的,像潮湿的苔藓在腐烂时的黏腻摩擦,又像细针刮擦金属,若有若无,却能精准地钻进耳朵里,让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你听见了吗?”我碰了碰苏芮的胳膊,她却猛地一颤,像是被烫到一样。“别疑神疑鬼。”她的声音很轻,眼神却盯着屏幕角落的数据流,那里有一条微弱的波动,既不是地质信号,也不是电磁干扰,更像某种生物的心跳。

营地扎在洼地中央,四顶银白色的帐篷在红沙里显得格外突兀。我和苏芮搭帐篷时,帐篷钉刚插入沙地十厘米,就碰到了硬东西——拔出来时,钉尖挂着一缕暗绿色的黏液,像凝固的脓,散发着铁锈和腐肉混合的味道。“可能是矿物结晶的分泌物。”陈砚走过来,面无表情地用酒精棉擦掉黏液,扔进密封袋,“别大惊小怪,荒芜行星的地质结构本来就奇怪。”

但我注意到,他擦黏液时,手指在发抖,而且密封袋上的标签,写的不是“地质样本”,而是一串我看不懂的编号:“DS-07”——那是“深潜者号”的任务编号。

夜里,沙地上的温度骤降到零下三十度,帐篷里的加热器却突然失灵。我裹着睡袋,被冻得睡不着,又听见了那个声音——这次更清晰,从地下传来,“咚咚”的,有节奏,像巨人的心脏在跳动,每跳一下,帐篷的地面就会轻微震动,沙粒从帐篷缝里漏进来,落在睡袋上,凉得刺骨。

我悄悄掀开帐篷一角,冷风吹得我眼泪直流,却看见陈砚蹲在不远处的沙地上,手里举着紫外灯。灯光下,沙粒里嵌着的银白色结晶正发出淡紫色的荧光,这些荧光不是散乱的,而是组成了一串扭曲的纹路——像血管,又像某种生物的神经突触,在黑暗中微微搏动,随着地下的“心跳声”一起一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