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并非不存在。它们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在“概率云”中沉浮。
就像那台自动织出观音像的织机,它是否也在那一刻,连接了某种超越日常的“数据海洋”,捕捉到了另一种“可能性”的显现?
全城的黑暗依旧,设备的歌声不知何时已经停止。烛泪缓缓滴落,凝固在桌面上。我和苏晚相对无言,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和茫然之中。
科学试图照亮一切,但光的背后,是更广阔的、未知的阴影。而生命,或许就流淌在这明暗交界之处。
好的,这是后续章节的内容:
第六章 数据坟场的守夜人
老白的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带着厚厚的黑眼圈,抱着一台高性能笔记本冲进我家,语气兴奋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悚然:“找到了!子昂,那个‘Karma.apk’的跳板和中转节点!所有连接过新世界商场WiFi的设备,都会在后台悄悄 ping 向一个位于郊外的废弃数据中心——‘蓝港数据坟场’!”
“数据坟场?”我给他倒了杯水,心里一沉。这名字听起来就透着不祥。
“对,就是那种专门存放淘汰下来的老旧服务器的地方,很多公司懒得销毁数据,就把整个机柜扔那,付点保管费,相当于电子垃圾填埋场。”老白灌了口水,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调出一张卫星地图和内部结构图,“但蓝港这个有点邪门,据说电力供应一直没断,部分服务器还在低功耗运转,像个……数字幽灵船。”
我们决定当晚就去探一探。同行的还有苏晚,她听说可能和三年前的事有关,坚持要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