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雨夜来访者
雨声在屋瓦上敲打出绵密的节奏,像无数细小的手指轮番叩击着这座百年老宅的木椽。我捻亮台灯,将镊子尖浸入酒精杯,金属与玻璃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响。工作台上摊着一本明万历版的《本草纲目》,虫蛀的纸页散发着霉味与旧墨混合的气息,这种味道我早已熟悉得如同自己的呼吸。
窗外的雨势渐大,老街上的青石板反射着湿漉漉的灯光。这样的雨夜,本该无人造访。
门铃却突兀地响了。
我皱眉,瞥向墙上的钟。十点四十七分。这个时间,连对面巷口的茶馆都该打烊了。
推开工作室的玻璃门,雨声立刻涌满耳际。檐下站着一个人影,雨水顺着黛青色伞面滑落,在脚边溅开细碎的水花。伞沿微微抬起,露出一张被雨水打湿的脸。是个女人。
“抱歉打扰。”她的声音被雨声衬得有些模糊,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质地,像是磨损的丝绸,“我看到灯还亮着。”
我注意到她怀里紧搂着一本用塑料布包裹的物件,而她自己的右肩早已被雨水浸透,布料深了一块。
“工作室已经下班了。”我说。
她向前迈了半步,雨水立刻打湿了她的鞋尖。“就五分钟。”伞面上的水珠因她的动作而簌簌滚落,“它淋了雨,我等不到明天。”
我沉默地评估着。她的眼神里有种急切,甚至可以说是绝望,与这条老街上常见的悠闲游客截然不同。雨声填充着我们之间的寂静。
最终,我侧身让开通道。“请进。”
她收伞的动作有些匆忙,水珠溅到我的裤脚。我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她却似乎没有察觉,径直走进工作室的光晕里。
室内灯光下,我才看清她的模样。约莫二十七八岁,长发被雨水濡湿了几缕,贴在颈侧。她穿着一件素色衬衫,袖口挽至小臂,露出纤细的手腕。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眼睛,在灯光下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浅褐色,此刻正毫不避讳地打量着我这间工作室。
四壁都是书架,陈列着各种待修复的古籍。中央一张宽大的红木工作台,上面摆满了镊子、毛笔、糨糊碗和各式工具。空气里浮动着淡淡樟木与旧纸的气息。
“古籍修复?”她的目光扫过墙上一幅装裱好的修复前后对比图。
我点头,没有多做解释。“您需要修复什么?”
她这才像是想起正事,小心地揭开怀中的塑料布。雨水从塑料布的褶皱间滴落,在地板上形成一小滩水渍。我的视线在那滩水上停留片刻,又移回她手中的物件。
那是一本几乎散架的古书,封面破损严重,露出内里的线装结构。书页边缘卷曲,显然是被雨水浸泡过。
“《诗经》。”她将书放在工作台上,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放置什么易碎的珍宝,“家里传下来的,刚才不小心掉进水洼里了。”
我戴上白手套,小心地翻开封面。纸质柔韧,是上好的开化纸,雕版印刷,墨色沉静。尽管破损严重,但仍能看出原本的精良工艺。书页间弥漫着雨水与旧纸特有的潮湿气味。
“水渍很深。”我用镊子轻轻拨开一页,纸张因吸水而变得半透明,“需要立即处理,否则墨色会晕染。”
她的呼吸似乎舒缓了一些。“能修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