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实很快又给了他一击。周五下午,集训正到关键阶段,培训室的座机突然响了,老师接起电话,说了几句后,看向张明:“张明,找你的,说是你的家人。”张明心里一紧,快步走过去接电话,里面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张明是吧?你在XX平台的欠款已经逾期5天了,再不还,我们就联系你们公司人力资源部,让他们帮你‘催款’。”
张明的手瞬间冰凉,他压低声音:“再给我十天,我参加竞赛有奖金,到时候一定还。”对方冷笑一声:“奖金?你觉得我们会信吗?今天之内必须还款,否则后果自负。”说完,电话就挂了。培训室里的人都看着他,老师皱着眉问:“怎么回事?是诈骗电话吗?”张明慌忙点头,声音有点发抖:“是、是诈骗电话,老是打过来,我已经报警了。”他不敢看林小雨的眼睛,怕她看出破绽。
林小雨走过来,递给张明一杯热水:“你没事吧?脸色这么差。”张明接过热水,手指还是冰凉的:“没事,就是有点不舒服。”林小雨没再追问,只是轻声说:“要是有困难,就跟我说,别一个人扛着。”张明看着她担忧的眼神,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他真想把所有事情都告诉她,可又怕她看不起自己,怕她知道自己是个负债累累的“网贷者”。
那晚,张明在宿舍里对着还款计划表发呆。表格上的数字像一个个黑色的窟窿,吞噬着他的希望——剩余11.2万债务,按他现在的工资,不吃不喝要还三年,就算参加竞赛拿了奖金,晋升了助理工程师,也要还两年。他掏出手机,看着林小雨的微信头像,她的头像是一张光伏基地的照片,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一望无际。他想给她发消息,说“我想放弃了”,可手指在屏幕上悬了很久,最终还是没发出去。他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不能放弃。
3 微光与裂痕
集训进入第三周,张明渐渐找到了状态。在林小雨的帮助下,他不仅学会了新款逆变器的操作,还能独立完成故障排查。一次模拟训练中,老师设置了“逆变器输出电压不稳”的故障,其他团队都在排查电路连接时,张明却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可能是滤波电容老化,导致电压纹波过大,我们先检测电容容量。”
林小雨立刻配合他,拿出万用表检测电容容量,结果显示电容容量只有额定值的60%,更换电容后,逆变器果然恢复了正常。培训老师拍了拍张明的肩膀:“不错啊,张明,你对故障的敏感度很高,很有天赋。”周围的同事也纷纷称赞,张明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看向林小雨,她正对着他笑,眼睛弯成了月牙——那笑容像一束光,照亮了他心里的阴影。
除了逆变器调试,张明还在林小雨的鼓励下,重新捡起了大学时的研究。他发现现在的光伏行业早已不是简单的组件生产,而是融合了AI诊断、储能技术的高精尖领域。一次小组讨论中,他提出“用大数据分析光伏板热斑效应,预测衰减周期”的思路,林小雨立刻找来相关文献,帮他整理数据模型。他们经常在培训室待到深夜,林小雨负责编程,张明负责数据采集,累了就一起吃泡面,聊大学时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