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那场十六岁的雨,下了十年。

从江南小城的青石板,一直下到北京CBD的落地窗。

江屿成了别人口中那个顶有名的画家,一幅画能换一座城里的房。

可他只想换一张回到过去的船票,告诉那个雨里的姑娘。

别等了。

也别忘了。

1

南城的六月,空气湿得能拧出水。

蝉鸣被闷在厚重的云层里,一声一声,有气无力。

江屿坐在画室的角落,面前的画板上是一片混沌的灰色。颜料的气味混着窗外栀子花的香气,腻得人发慌。

他不喜欢夏天。

更不喜欢这种黏稠的,仿佛永远不会放晴的天气。

“江屿,外面有人找。”

班长在门口喊了一声,语气里带着点看好戏的促狭。

全班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过来。

江-屿。

这个名字在附中是特别的。不是因为他成绩有多好,而是因为他太安静,太独,也太穷。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身上总有一股淡淡的肥皂味,和这个年纪男生普遍的汗味格格不入。

他没理会那些探究的视线,放下画笔,慢吞吞地走出画室。

走廊尽头,倚着窗台的那个身影,明亮得像另一个世界的人。

是林笙。

她穿着干净的白裙子,马尾高高束起,几缕碎发被风吹得贴在脸颊上,皮肤白得发光。

她一看见江屿,就笑了起来,眼睛弯成月牙。

“你画得好慢呀,我等了好久。”

她的声音也很好听,像泉水叮咚。

江屿没说话,只是看着她。

林笙也不在意他的沉默,自顾自地从背后拿出一个饭盒。

“当当当当!爱心午餐!我妈今天做了糖醋排骨,我特意给你留的。”

她献宝似的把饭盒递过去。

周围有路过的学生,都忍不住往这边看。

附中谁不知道,林笙是校长的女儿,家境优越,长得漂亮,性格又好,是所有男生心里的白月光。

而江屿,只是个靠助学金和自己打零工过活的穷小子。

他们俩,不该有交集。

江屿的手在裤缝上擦了擦,才伸手去接那个还温热的饭盒。

“谢谢。”他的声音很低,几乎被风吹散。

“光说谢谢有什么用,”林笙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带着狡黠的笑意,“你晚上去老街那家书店等我,我有东西给你。”

老街的那家“旧时光”书店,是他们秘密的据点。

江屿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攥紧了手里的饭盒,点了点头。

林笙满意地笑了,转身想走,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回头叮嘱他:“排骨要趁热吃!”

说完,她就蹦蹦跳跳地跑远了,白色的裙摆在灰色的走廊里,像一只翩飞的蝴蝶。

江屿在原地站了很久。

直到她的身影彻底消失在楼梯拐角,他才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饭盒。

上面还贴着一张粉色的兔子便利贴,写着:今天也要开心呀!

字迹和她的人一样,张扬又可爱。

他回到画室,无视了那些八卦的目光,默默地坐回自己的位置。

打开饭盒,糖醋的香气瞬间溢满出来。

每一块排骨都裹着亮晶晶的酱汁,旁边还配了翠绿的西兰花。

他吃得很慢,很认真。

好像吃的不是排骨,是什么稀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