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而此刻,事件的中心人物小王,却孤独地站在资料室的窗前,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和远处正在施工的隧道口。他手里紧紧攥着那份数据分析报告的复印件,心里五味杂陈。

科学,最终似乎还是和玄学走到了一起,虽然是以一种他极不情愿的方式。

他不知道这次等待他的,会是又一次的“乌龙”,还是一个真正改写西安历史的发现。他只知道,在这座古老的城市脚下,每一寸土地,都可能埋藏着意想不到的故事,而他自己,似乎已经被卷入了这个故事的最中心。

“下次……”他再次喃喃自语,但这次,后面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或许,真的该去买本《风水入门》了?这个念头再次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第三章:CBD下的惊天大“墓”

三号线CBD段的“疑似重大发现”,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西安市。

项目经理老刘的报告刚递上去不到半天,市文物局、省考古研究院的专家车队就再次光临,阵仗比上次在八号线还要庞大。这次同行的,还有市政府和文旅部门的领导,以及无数闻风而动的媒体记者。CBD核心区,寸土寸金的地方,瞬间被警戒线、施工围挡和长枪短炮的摄像机包围。正常的地铁施工全面停滞,取而代之的是考古队精密的地球物理探测设备和小心翼翼的探沟作业。

“三号线民间文物勘探辅助小组”被赋予了“光荣使命”——在考古队划定的安全区域外围,进行“群众性文物线索征集与现场秩序维护”。说白了,就是给这些兴奋过度的“大师”们划个圈,别让他们干扰了专业人士工作。老张戴着红袖标,颇有威严地巡视着,时不时对组员们指点江山:“看好了!这才是正规军的打法!咱们那套,是侦察兵,真到了攻坚阶段,还得靠专家!”

组员们则如同朝圣般,伸长脖子看着考古队员操作那些高端仪器,眼神里充满了羡慕与敬畏。偶尔有考古队员休息时,他们便围上去,递烟送水,请教一些“土质辨认”、“器型断代”的“学术问题”,气氛竟意外地和谐。

而真正的“始作俑者”小王,则被考古队客气地“请”进了临时搭建的现场指挥部。专家们对他的数据分析报告赞不绝口,称其“为考古勘探提供了极其精准的导向”、“展现了现代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结合的巨大潜力”。小王被一群白发苍苍的教授围着,听着那些他半懂不懂的考古学术语,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只能机械地点头,心里却在呐喊:我真的只是顺手分析了一下数据啊!

与此同时,外界已经炸开了锅。新闻头条用上了“西安地铁再现惊天发现”、“CBD下方或藏千年王陵”、“现代都市与古代文明的又一次邂逅”等吸睛标题。社交媒体上,段子手们再次倾巢出动:

“西安买房送古墓,实锤了!”

“以后西安地铁报站:下一站,朱雀大街,可换乘兵马俑一号线……”

“建议西安地铁直接改名为‘西安考古观光专线’。”

“秦始皇:寡人已迁都。唐玄宗:不好意思,朕先占个CBD。”

地铁公司的热线电话被打爆,有市民担心工程无限期拖延影响出行,有游客询问是否开放参观,还有房地产商敏锐地嗅到商机,打听周边楼盘价格会不会因此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