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层层传递,最终全压在了项目经理老刘身上。他每天不仅要应付各级领导的询问、媒体的采访,还要协调施工方、考古队、交通管理部门等各方关系,焦头烂额,嘴角起了一溜泡。他看着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工地,再看看办公桌上停滞不前的工程进度表,欲哭无泪。他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当初没把实习生小王直接调到后勤部门去管仓库。
就在这种全民关注、气氛紧张到极点的时刻,考古队的精细勘探有了初步结果。
探测数据显示,地下确实存在一个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砖石构筑物。其形制规整,墓道、墓室清晰可辨,深度和范围都远超一般贵族墓葬。专家们初步判断,这很可能是一座高等级的唐代墓葬,甚至不排除与皇室有关的可能性!
消息传出,举世哗然。媒体狂欢,学界震动。正式的抢救性发掘方案被迅速制定并获批。大型机械被调离,考古队员们拿着手铲、毛刷,开始了小心翼翼的精雕细琢。
发掘工作持续了整整两周。每一天,都有新的消息传出:发现了精美的壁画残片、出土了鎏金铜器、找到了墓志铭的线索……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小王在这段时间里,成了考古队的“编外技术顾问”,虽然他自己觉得名不副实。他帮着处理一些探测数据,偶尔也从地质角度提供一些土层分析建议。工友们看他的眼神已经不再是戏谑,而是近乎崇拜了。“王工”这个称呼,被叫得越来越顺口,连老张和他说话都带上了几分客气。小王内心的挣扎却愈发强烈,他感觉自己像个骑在科学和玄学墙头上的骑墙派,而且脚下的墙还在不断摇晃。
终于,到了开启主墓室的关键时刻。现场戒备森严,只有少数专家和领导获准进入核心区域。小王作为“重要发现者”,也被特许在警戒线外远远观摩。
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起重机吊开了最后一块沉重的石门板。专家们戴着口罩,拿着手电,鱼贯而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外面等待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