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不会牵连到我。我只是“从旁协助”,最终版本是苏晴定的稿,责任自然是她的。

看,这就是职场杀人。不见血,却足以致命。

日记写到这里,我的手有点抖。不是害怕,是兴奋。一种压抑太久终于找到出口的兴奋。

苏晴,亲爱的“小师妹”,欢迎来到真正的战场。

9月26日,阴。

一整天,我都像个最耐心的前辈,解答苏晴各种“天真”的问题。

“晚姐,这个算法逻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呀?”

“晚姐,客户上次提到的那个需求,我们为什么没有采纳呢?”

我一一解答,语气平和,甚至带着鼓励的微笑。她听得认真,眼睛里闪着光,时不时感叹:“晚姐你懂得真多!太厉害了!”

如果是一个月前,我可能会被这种崇拜打动。但现在,我只觉得讽刺。你拥有我奋斗十年都可能触摸不到的背景,却在这里崇拜我的“专业”?这专业,在你们的游戏规则里,又值几斤几两?

周屿中午约我吃饭。他是我在公司里为数不多能聊几句的人,我们同期入职,彼此欣赏,甚至有过一些暧昧的瞬间。

“听说路演换成苏晴主讲了?”他切着盘子里的牛排,状似无意地问。

“嗯,陈总的安排。”我喝了一口水,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正常。

“也好。”周屿笑了笑,“那种场合,压力太大。让她去顶雷,我们更轻松。”

我抬头看他。他的表情很坦然,甚至带着一丝“为你着想”的体贴。

我忽然明白了。周屿,这个我一直认为和我是一类人的技术精英,早已深谙职场的生存法则——顺势而为。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是啊,轻松多了。”我附和道,心里却泛起一丝凉意。原来,在我独自构建的“公平”战场上,我可能一直是孤身一人。

下午,苏晴把她修改后的PPT发给我“最后把关”。

我点开文件,径直找到那个预测模型的数据部分。那个刺眼的错误,依然安静地躺在那里,像一颗埋好的地雷。

我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只需要一个邮件,一个标注。

我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庆功会上陈总对苏晴的赞誉,闪过同事们围着她献殷勤的画面,闪过我五年来的日夜辛劳。

我移动鼠标,点击了“保存”。然后,将邮件回复给苏晴和陈总:“已阅,内容无误,祝路演顺利。”

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响起,像一声枪栓被拉响的脆响。

猎杀,开始了。

9月27日,28日,周末。

这个周末过得浑浑噩噩。

我试图用家务和电影麻痹自己,但注意力根本无法集中。脑子里反复上演着周一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

最好的情况是,客户CTO当场发难,苏晴出丑,项目主导权重回我手。

最坏的情况是……客户虽然发现,但碍于情面没有当场指出,或者,苏晴凭借她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化解了危机?

不,不可能。那个数据漏洞是硬伤,关乎专业性和诚信,任何巧言令色都无法弥补。

我不断给自己心理建设:这不是陷害,这只是让真相暴露出来。苏晴本就不该在那个位置上,我是在纠正一个错误,维护公司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