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为什么是东安村的那个废弃家具厂?胡希浓的老家在七坦村,他对东安村也熟悉,但为什么非要跑到那个特定的、充满衰败气息的地方去解决纠纷?杀完人后,他为什么不选择更隐蔽的方式远走高飞,或者回到更熟悉的住处,而是逃到这片与他老家近在咫尺、却又并非直接关联的田野里自杀?还有那个始终萦绕在他心头的、最诡异的点——那个用鲜血画就的符咒。一个在杀人后惊慌失措、急于逃命的凶徒,怎么可能会在现场停留,耗费时间和心力,去完成那么一个复杂而充满象征意味的图案?

“林队,”副队长看着沉默不语、眉头紧锁的林涛,递过来一支烟,“证据链很完整了。感情纠纷,冲动杀人,畏罪自杀。虽然凶手死了,但案子也算破了。上面等着结案,舆论也需要安抚。”

林涛接过烟,却没有点燃,只是捏在手里反复揉搓。他摇了摇头,声音低沉而坚定:“太顺了,老李。顺得像……像有人早就写好了剧本,我们只是按部就班地往下演。而且,你难道没发现吗?东安村的家具厂,七坦村的这片田……这两个地点,结合胡希浓的家庭背景,有点太巧合了,巧合得让人心里发毛。”

他扔掉被捏得变形的香烟,对身边的侦查员下令:“先不急着结案。查!给我彻底地查!重点查两个方向:第一,东安村那个永昌家具厂,它的前身是什么?从建厂到现在,所有能查到的历史,特别是有没有发生过命案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第二,七坦村这片田地,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甚至更早,属于谁?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我要所有的档案和记录,越详细越好!”

4 尘封的档案与恐怖的轮回

调查旧档案的工作繁琐而艰难。特别是涉及乡镇合并、机构改革,很多陈年旧事的记录要么散佚,要么残缺不全,淹没在故纸堆中。林涛亲自带着两个年轻刑警,泡在市局和档案馆的资料室里,一待就是好几天。空气中弥漫着纸张腐朽的特殊气味,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了。

他们翻阅着那些泛黄、发脆、甚至字迹都已模糊的纸页,逐行逐句地寻找着可能与案件相关的蛛丝马迹。几天枯燥的搜寻后,一份标记为“1990年莘塍镇红星纺织厂命案”的牛皮纸档案袋,引起了林涛的注意。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档案袋,抽出里面薄薄的几页纸。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心跳也莫名地加速。档案记载:

1990年1月15日,瑞安市莘塍镇(当时尚未并入安阳镇)东安村红星纺织厂(后改制为永昌家具厂)发生一起恶性凶杀案。该厂工人胡守业(男,时年35岁),因长期怀疑其妻赵小梅(同厂女工)与车间主任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积怨已久。当晚夜班期间,两人在纺织车间内再次发生口角,胡守业情绪失控,使用一台废弃纺机上的铁质传动杆(档案附有照片,是一根长约60厘米、直径约3厘米的空心金属管),猛击赵小梅头部数十下,致其颅骨粉碎性骨折,当场死亡。作案后,胡守业逃离现场。次日清晨,其尸体在莘塍镇七坦村的一片农田里被发现,经法医检验,系服用剧毒农药“甲胺磷”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