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不就会了吗?” 王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要肯学,就没有学不会的。以后多练习,肯定会越来越熟练。”
从那以后,林默开始拼命地学习。他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床,提前来到实训车间,练习拆卸和组装汽车零件;晚上,其他同学都回宿舍休息了,他还在教室里看书,整理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记下来,第二天问王老师。他的手上磨起了水泡,挑破了继续练;胳膊因为长时间用力,酸得抬不起来,就用热毛巾敷一敷,然后接着练。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学好技术,证明自己不是只会打架的混混,一定要让父母和张勇军、王老师看到他的改变。
慢慢地,林默的故力有了回报。他的汽修技术进步得很快,不仅能熟练地拆卸和组装轮胎、发动机,还能快速找出汽车的故障原因。王老师对他越来越满意,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他:“林默同学最近进步很大,大家要向他学习,认真练习技能。” 同学们看他的眼神,也从最初的嘲讽和戒备,变成了敬佩和认可。有时候,还会有同学主动来找他,请教学习上的问题,林默也会耐心地给他们讲解。
家里的气氛,也渐渐缓和了。赵秀兰看到林默每天按时回家,身上再也没有打架留下的伤口,而是沾满了油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每天都会给林默做很多好吃的,补充营养;林建国也开始和林默交流,经常问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还会和他一起讨论汽车维修的知识。有一次,家里的自行车坏了,林默用在学校学到的技术,很快就修好了。林建国看着他熟练的动作,欣慰地说道:“默默,你现在越来越厉害了,比爸强。”
林默听到父亲的话,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正在一点点地改变,正在一点点地找回曾经的自己。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开始,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困难要克服。
第三章:汗水浇灌的残酷成长 —— 林默的坚持与突破
在职业技术学校的第二年,林默已经从一个连扳手都拿不稳的 “问题少年”,变成了汽修专业的 “尖子生”。他不仅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也远超同龄人,王老师经常说:“林默这孩子,在汽修方面很有天赋,再好好培养,将来肯定有出息。”
但林默并没有因此而骄傲。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张勇军的推荐、王老师的教导,还有父母的支持。他不敢懈怠,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 因为他清楚,只有掌握更精湛的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立足,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汽修专业的学习,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而实践操作的过程,往往充满了挫折和困难。有一次,王老师让同学们练习拆卸发动机。发动机的结构非常复杂,零件众多,稍有不慎就会损坏零件。林默按照老师教的步骤,小心翼翼地拆卸着,可就在拆卸一个重要齿轮的时候,因为用力过猛,不小心把齿轮的边缘磕坏了。
“林默,你过来看看,” 王老师发现后,把林默叫到身边,指着损坏的齿轮,语气有些严肃,“这个齿轮是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一旦损坏,整个发动机的性能都会受到影响。你知道这个齿轮多少钱吗?两百块。你这个月的生活费,够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