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孩子的电话
那晚,公司庆功宴设在西湖边一家高端粤菜馆。
水晶吊灯映着香槟塔的光芒,VP举杯致辞:
“感谢沈哲带领团队拿下千万级项目!他是我们‘人生倒计时’系统的标杆用户,真正实现了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平衡!”
全场掌声雷动。
我笑着举杯,脸上挂着标准的职业微笑,心里却空得像台风过境后的废墟。
手机震动。
来电显示:幼儿园班主任 李老师。
我皱眉走出包厢接通。
“沈先生,乐乐发烧到39.5度,脸烫得像火炉,一直在喊‘爸爸’。林女士出差在外,电话打不通,您能来接一下吗?”
我看了一眼手表:21:47。
下一秒,手机屏幕亮起:
【突发事件:孩子生病】
【建议方案:A. 继续参会(不影响KPI) B. 提前离场(扣“团队协作分”3分)】
【推荐选择:A】
我盯着那行字,手指发抖。
系统居然在这种时候给出选项?
我深吸一口气,推开包厢门,对VP说:“抱歉,孩子病了,我得走。”
VP脸色瞬间阴沉:“沈哲,你可是标杆啊,这点事都扛不住?明天董事会还要汇报你的‘效率模型’!”
我没理他,抓起外套冲了出去。
雨下了起来,打在我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赶到医院时,护士正给乐乐扎针。
他瘦小的身体蜷缩在床上,额头贴着退烧贴,睫毛湿漉漉的,嘴里喃喃:“爸爸……你终于来了……我以为你不要我了……”
我扑过去抱住他,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那一刻,我忽然想起林晚最后一次对我说的话:
“沈哲,你要的是一台永不宕机的机器。”
“而我要的,是一个会在我哭的时候抱我的男人,是一个会陪儿子搭积木的父亲。”
“你给不了。”
是啊,我给不了。
因为我已经被系统改造成一台只会执行指令的机器。
效率优先,情感滞后。
可孩子不需要高效的父亲。
他需要的是——真的在场。
那一夜,我守在病床边,握着他滚烫的小手,第一次认真看他熟睡的脸。
那么像我,却又那么陌生。
我错过了多少次这样的时刻?
产检、家长会、第一次画画比赛、睡前故事……
全都让位于“重要且紧急”的会议。
第二天清晨,医生查房说:“孩子烧退了,但长期高热可能引发肺炎,后续需密切观察。”
我点点头,掏出手机准备请假。
App再次提醒:
【今日任务未完成率:67%】
【警告:连续两天低于80%,将触发“职业风险预警”】
【建议:远程办公,兼顾育儿】
我冷笑一声,直接关机。
那一刻,我决定了——
我要辞职。
第四章:邻居的真相
接下来三天,我请了年假陪乐乐住院。
第三天下午,我去楼下便利店买白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