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家庭会议
客厅里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仿古吊灯的光线冷白,照在每个人脸上,都像覆了一层薄霜。红木长桌旁,围坐着李家核心的几个人。公公李建国坐在主位,指间夹着一份牛皮纸文件袋,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庄重。婆婆王桂香紧挨着他,嘴角习惯性地下撇,眼神里却藏不住一丝扬眉吐气的快意。小叔子李明宇坐得最放松,手指不停划着手机屏幕,偶尔抬头,目光扫过我时,带着毫不掩饰的轻慢。而我,林晚,作为李家的大儿媳,被安排在长桌最末端的位子,像个列席的旁听者。
李建国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却刻意拔高,试图营造威严:“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件重要的事情宣布。我年纪大了,有些事,得提前安排清楚。”他顿了顿,环视一圈,目光掠过我和我身旁空着的椅子——那本该是我丈夫李明亮的位置,但他借口公司加班,缺席了这场明显针对我的“审判”。我心里冷笑,他大概又躲到哪个温柔乡里寻求清净去了,把这个烂摊子完全丢给了我。
“这是遗嘱,”李建国举起文件袋,缓缓抽出几张纸,“趁我还清醒,把财产分配一下,免得日后你们兄弟姊妹生出嫌隙。”
王桂香立刻接话,像是排练好的:“就是,早点定下来,大家都安心。明宇还没成家,以后用钱的地方多。”她这话是说给我听的,刺耳得很。我和李明亮结婚五年,为这个家付出多少?当初李家生意遇到难关,是我拿出婚前积蓄帮他们周转;公公前年住院半年,是我这个“外人”端屎端尿、日夜陪护;小叔子李明宇大学毕业三年,工作换了好几份,哪次不是李明亮托关系、我帮着修改简历?如今,倒成了“用钱地方多”的需要特殊照顾的对象了。
李建国开始念遗嘱内容,语速平缓,却字字如刀:“位于市中心xx小区的那套三居室,归儿子李明宇所有。”那是李家最好的一套房产,地段黄金,市值近千万。李明宇终于放下手机,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
“xx银行的定期存款,一百五十万,归儿子李明宇。”
“车库里那辆新买的SUV,也归李明宇。”
一项项念下去,存款、理财产品、甚至一些有价证券,几乎所有的动产、不动产,都清晰地划归到了李明宇名下。自始至终,没有提到我丈夫李明亮一个字,更没有我林晚。
我安静地听着,指甲不知不觉掐进了掌心,带来细微的刺痛感。心一点点沉下去,不是为这些钱财,而是为这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偏心与羞辱。我甚至能感觉到婆婆那两道视线,像针一样扎在我身上,等着看我失态。
终于,李建国念完了。他放下遗嘱,看向我,语气带着一种施舍般的“宽容”:“林晚啊,你和明亮的生活还不错,明宇刚起步,我们做父母的,总得多帮衬点小的。你是明事理的人,应该能理解。”
王桂香迫不及待地补充,声音尖利,带着彻底的轻蔑:“是啊,儿媳妇就是外人,没资格分我们家的钱。嫁进来五年,吃我们李家的,用我们李家的,也该知足了!”
“外人”两个字,像淬了毒的冰锥,狠狠扎进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五年的付出,五年的忍让,换来的是如此清晰的界限划分。我看着王桂香那张保养得宜却刻薄尽显的脸,看着李建国那故作公允实则偏袒的神态,看着李明宇那毫不掩饰的得意,一股凉意从脚底直冲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