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 王翠花也拿起一颗葡萄,“对了,糜子的长势怎么样了?我今天还没去看呢。”
“挺好的,已经长到半尺高了,老农说照这个势头,夏天就能收获。” 夏侯澹笑着说,“等推广的时候,还得靠你跟老百姓解释,毕竟他们没种过这种作物,可能会有顾虑。”
“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 王翠花拍着胸脯保证,“我以前在老家帮我妈种过地,跟老百姓打交道有经验。”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都忙碌了起来。周明每天忙着统计粮食储备、筹集粮草,经常熬夜到半夜;李锐则亲自去各地督查水井和水渠的修建情况,皮肤都晒黑了不少;王翠花也没闲着,除了照看宫里的糜子,还经常出宫跟老百姓聊天,宣传糜子的好处。
这天,王翠花又出宫去城郊的村子,刚走到村口,就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好像在吵架。她赶紧走过去,挤进去一看,只见一个穿着粉色衣裙、容貌秀丽的女子正跟一个老农争执。
“你怎么能这么说?这糜子要是种不好,耽误了收成,你负得起责任吗?” 女子叉着腰,语气有些激动。
老农也急了:“姑娘,我种了一辈子地,还能不知道什么庄稼能种?这糜子我听都没听过,哪敢随便种啊?”
王翠花一看这女子,心里咯噔一下 —— 这不是书里的女二谢永儿吗?她怎么会在这里?
“谢姑娘?” 王翠花走上前,笑着打招呼,“这么巧,你也来村里啊?”
谢永儿回头看见王翠花,愣了一下,随即收起脸上的怒气,挤出一个笑容:“原来是庾贵妃,臣妾参见贵妃娘娘。”
王翠花赶紧扶起她:“不用多礼,你怎么跟老农吵起来了?”
谢永儿叹了口气:“娘娘有所不知,我听说陛下找到一种耐旱的糜子,想跟老百姓说说种糜子的好处,可这位大爷不愿意种,我着急了,就跟他吵了起来。”
王翠花心里犯嘀咕,谢永儿怎么会知道糜子的事?这事除了她、夏侯澹和几个大臣,没几个人知道啊。
“大爷,您别担心,” 王翠花转向老农,笑着说,“这糜子我知道,确实耐旱,就算几个月不下雨也能有收成。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