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爷爷打断了我,他走到我面前,上下打量着我,眼神里带着一种我读不懂的复杂情绪,“城里那么好找活儿吗?看你这脸色,比锅底还黑。瘦得跟个猴儿似的。”
他一句话戳中了我的痛处,我瞬间就泄了气。是啊,就算他没这通电话,我又能怎么样呢?在那个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里,继续吃泡面,继续看着手机上那些冰冷的“已读”吗?
“先吃饭。”爷爷的语气缓和下来,他拍了拍我的肩膀,“锅里给你温着饭,有你最爱吃的腊肉。”
走进熟悉的土坯房,一股混着柴火味的饭香扑面而来。桌上摆着一盘油光锃亮的腊肉,一碟炒青菜,还有一碗白米饭。
我确实饿坏了。也顾不上生气了,抓起筷子就埋头扒饭。腊肉是爷爷自己熏的,肥瘦相间,咸香可口,是我在城市里无论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味道。
几口饭下肚,胃里暖和起来,心里的火气也渐渐平息了。
爷爷坐在我对面,吧嗒吧嗒地抽着他的老旱烟杆,烟雾缭绕,看不清他的表情。
“鸣娃子,在外面,累不?”他忽然开口问道。
我扒饭的动作一顿。一个“累”字,几乎让我眼眶发酸。我没说话,只是更用力地往嘴里塞饭,仿佛这样就能把那些委屈和辛酸都咽下去。
“回来也好。”爷爷自顾自地说着,“城里有城里的活法,咱们山里有山里的门道。你是我庄家的根,总不能一直在外面飘着。”
我闷头吃完了饭,把碗一推,说:“我吃饱了。这柴我帮你劈,劈完我就走。城里还有一堆事呢。”
我说的是气话。其实我根本无事可做,回去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发愁。
爷爷听了,也不生气,只是笑了笑。
“不急,不急。你先去山上看看,看看咱们的回龙山,看看那座山神庙。那是咱们的根。”
他的笑容里,总让我觉得藏着什么事。但我太累了,懒得去深究。我只想赶紧干完活,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
回龙山就在村子后面,不算高,但林木茂密。我小时候常在山上疯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熟悉得很。
沿着荒草丛生的小路往上走,没过多久,一座破败的小庙就出现在眼前。
这就是爷爷说的山神庙。它真的很破。几根柱子歪歪斜斜,屋顶的瓦片掉了一大半,露出黑乎乎的房梁。庙门上方的牌匾布满蛛网,勉强能认出“回龙山神庙”几个字。
我叹了口气,心想这破庙,神仙自己都住不下去了吧。
正准备转身下山,爷爷却跟了上来。他手里还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香烛和一些水果。
“来,鸣娃子,”他朝我招手,“既然来了,就给山神爷磕个头,求他保佑你往后顺顺利利。”
我皱了皱眉,一脸不情愿。我一个读了十几年书的大学生,怎么可能信这个。
“爷爷,都什么年代了,这都是封建迷信。”
“什么迷信不迷信的!”爷爷把眼一瞪,“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让你磕你就磕,哪来那么多废话!”
见他态度强硬,我也不好再犟。毕竟,被他骗回来的气还没全消,总得给他点面子。
我心不甘情不愿地走进庙里。庙内更是破败,神像蒙着厚厚的灰尘,泥塑的身体上布满了裂纹,几乎看不清本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