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被围观的社恐与找上门的“徒弟”
网红效应的威力远超李健熙想象。他每天早上六点被外面的人声吵醒,扒着门缝一看,摊位前已经围了三层人,举着手机的比挑菜的多,还有人举着自拍杆直播:“家人们快看,这就是那个社恐老板的摊位,暗号是‘老李的菠菜最新鲜’,我先替你们试试水……”
有次他憋得实在想上厕所,刚拉开隔间门,就被几十只镜头怼到脸上,闪光灯“咔嚓”闪得他睁不开眼。他吓得又缩回门后,后背抵着门板直喘气,心脏差点跳出来。
“老板出来了!” 外面有人喊,紧接着是一阵哄笑。他听见有人模仿他的语气发语音:“家人们,社恐老板的隔间长这样,像个小笼子……”
李健熙捂住耳朵,蹲在地上,感觉这热闹像块浸了水的棉花,闷得他喘不过气。他宁愿回到爷爷在的时候,每天只有老主顾来讨价还价,顶多被刘大姐催两句“这娃咋不说话”,也比被几十双眼睛盯着强。
更让他崩溃的是,开始有人来拜师。
第一个是个戴鸭舌帽的小伙子,自称是做电商的,对着隔间喊:“李老板,我也是社恐,每次跟客户打电话都得做半小时心理建设!你这自助模式太牛了,能不能收我当徒弟?我给你交学费!”
李健熙在群里回:【不收徒,卖菜的】。小伙子不死心,每天蹲在摊位前帮他整理菜筐,还自带了个小喇叭,帮着喊:“扫码自助,暗号取菜,社恐友好!” 喊得比刘大姐还响,引得路人更爱拍照了。
后来又来了个穿西装的姑娘,据说是做心理咨询的,递进来一张名片,上面写着“专治社交恐惧”。她对着门缝说:“李老板,我研究过你的案例,你的自助模式其实是种心理防御机制,但过度回避不利于心理健康,我可以免费帮你做疏导。”
李健熙把名片塞回门缝,打字回群:【我挺好,不用治】。他觉得自己没病。对着人说不出话,对着菜和键盘却能滔滔不绝,这不是病,是天性。就像香菜有人爱有人恨,他只是那根不招人待见的香菜而已。
但麻烦还是找上门了。市场管理处的王主任叼着烟来摊前转悠,看着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眉头皱得像颗老核桃:“小李,你这摊子太吵了,影响其他商户做生意,再这样就得罚款。”
李健熙赶紧在群里发红包请王主任进群,私下里转了笔钱过去,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