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他的眼睛里有星辰大海,有对我们的未来的无限憧憬。
我翻了个身,将那点不合时宜的、突然涌上心头的温热狠狠压下去,指甲更深地掐入掌心。
谢昭,清醒一点。
如今,早已不是月下私奔的年少情愫。如今,是紫禁城,是九龙椅,是血海深仇,是你死我活。
萧渊,你既将我拉入这地狱,那便一起沉沦吧。
……
第2章 暗潮涌动
日子在外人看来,依旧是一潭死水般的折辱与承受。
萧渊来的次数似乎频繁了些,有时并非为了折辱,只是突然闯入,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目光沉沉地盯着我,像是在研究一个解不开的谜题,又像是在透过我,看着别的什么。
他会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若当年朕战死沙场,你会如何?”某一日,他批完奏折过来,身上还带着御书房清冷的墨香,忽然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
我正跪在一旁替他研墨,闻言手腕一顿,墨条在砚台上划出轻微刺耳的一声。我垂下眼:“陛下洪福齐天,自有神佑。”
“朕问的是‘若’!”他突然烦躁起来,语气加重。
我沉默片刻,轻声道:“罪妾大约……会在佛前为陛下点一盏长明灯。”
这是真话。若他死了,我的恨无处着落,余生大概真的只剩青灯古佛。可他还活着,并且以最残忍的方式,将我们之间最后一点温情碾碎。
他似乎被这个答案取悦了,又似乎更加愤怒,霍然起身,来回踱了几步,最终冷冷丢下一句:“虚伪!”便再次拂袖而去。
我看着他有些仓促的背影,缓缓低下头,继续研磨。砚台里的墨汁浓黑如夜,深不见底。
还有一次,他喝得大醉,被内侍搀扶着进来。龙袍领口微散,眼神迷离,浑身酒气混杂着龙涎香,竟透出几分罕见的狼狈与脆弱。
他挥退所有宫人,踉跄着走到我面前,弯下腰,几乎将脸凑到我的眼前。温热的、带着酒意的呼吸拂过我的面颊。
“谢昭……”他喃喃着我的名字,声音含混不清,“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你……”
他的手指抬起,似乎想触碰我的脸,却在即将触及的那一刻,猛地顿住,像是被烫到一般缩回,眼中闪过剧烈的挣扎和痛苦,继而转化为更深的恨意和自厌。
“你该死……你们都该死!”他猛地一挥袖,扫落了旁边小几上的茶具,碎裂声在寂静的殿中格外刺耳。
然后他不再看我,跌跌撞撞地走向内殿的榻,和衣倒下,不久便传来沉重而混乱的呼吸声。
我站在原地,看着满地狼藉的碎片,又看向榻上那抹模糊的、被酒意和痛苦缠绕的身影,袖中的手缓缓握紧。心底最深处,某个角落细微地抽搐了一下,很快便被冰冷的恨意覆盖。
他睡得很不安稳,眉心紧锁,额角渗出细汗,像是在经历什么可怕的梦魇。
我终是无声地叹了口气,取来温水和帕子,轻轻替他擦拭额角的汗。动作间,瞥见他里衣襟口处,似乎露出一角褪色的平安符。
那是我很多年前,在他第一次随军出征前,偷偷去京郊香火最盛的寺庙,一步一叩首,求来的。没想到他还留着,而且……似乎贴身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