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勘查还在继续,低沉的交谈声、对讲机的电流声、相机快门的咔嚓声,混合着林薇薇压抑的抽泣和赵大鹏喋喋不休的混乱指控,在这座奢华的废墟中,奏响了一曲极不协调的背景音。而沈渊,这个刚刚归来、衣衫整洁的“局外人”,静静地立在漩涡边缘,像是一个误入悲剧舞台的观众,又或者……是那个早已写就剧本、此刻正冷眼旁观演员们即兴发挥的……导演。
窗外的夜色,更浓了。
【第一幕戏】
别墅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了另一个维度。警方征用的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孤零零的台灯,在宽大的红木书桌上投下一圈昏黄的光晕。老陈警官坐在桌后,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等待着。他对面,沈渊安静地陷在皮质扶手椅里,侧脸在光影中显得轮廓分明,沉静得不像一个刚刚经历“合伙人惨剧”的投资者。
“沈先生,我们需要了解这四位……项目成员,您是如何招募到一起的。”老陈开口,声音平稳,不带任何倾向性。
沈渊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他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陷入了回忆。他的叙述清晰、有条理,甚至带着一种事不关己的客观,就像在介绍一个已经结束的商业案例。
“这个项目,我构思了很久。它是一个关于高端社区生态模型搭建的前沿课题,需要……一些特质比较独特的参与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深度协作和压力测试。”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把钥匙,缓缓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而在他平静的叙述之下,另一重画面——属于他内心的、绝对真实的“实验日志”——正冰冷地展开。
【日志条目:预备阶段】
目标: 筛选并招募合适的实验对象。要求:人格缺陷显著、突出,且具备互补性,能在封闭环境中产生足够的化学反应。外部社会联结尽可能弱化,以减少不可控变量。
进展: 长期观察名单已缩减至四人。初步接触方案已制定。舞台(位于市郊的“观澜苑7号”别墅)已准备就绪,监控与录音系统全覆盖。静待演员入场。
沈渊的第一个目标,是林薇薇。
他在一家需要提前数月预订的日料店包厢里见到了她。林薇薇穿着一身素雅的米白色连衣裙,妆容精致却不过分,脸上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易碎的忧郁感。她比约定时间晚了五分钟,进门时连声道歉,声音轻柔,带着一丝惹人怜爱的怯意。
“沈先生,真不好意思,路上有点堵车。让您久等了。”她微微鞠躬,姿态放得很低。
“没关系,林小姐,我也刚到。”沈渊起身,绅士地为她拉开椅子,笑容温和,无懈可击。
用餐期间,沈渊简要介绍了项目: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开发,旨在打造一个顶级会员制的线上心灵成长社区。工作地点是一处环境幽静的私人别墅,报酬极其丰厚,成功后参与者将获得可观的分红。
林薇薇听得十分专注,长长的睫毛偶尔颤动一下。她很少动筷子,更多时候是捧着茶杯,小口啜饮。
“听起来……非常吸引人。”她放下茶杯,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有些游离,“其实,我一直对心理学和心灵疗愈很感兴趣。可能……可能是因为我自己也经历过一些……不好的事情。”她说到这里,适时地停顿,眼中迅速蒙上一层水汽,但又强忍着不让它掉下来,这种克制比直接的哭泣更让人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