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1 未接来电

上海的秋夜,霓虹灯在细雨中晕染成一片朦胧的光海。李哲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指尖无意识地滑动着手机屏幕。加班到深夜已成为他这三年的常态,仿佛只有忙碌才能填补那个突然出现的空洞。

光标在电脑屏幕上闪烁,映照着他疲惫的面容。"数字遗产管理平台"——这个新项目要求他设计一个能够处理逝者网络账号和电子设备的系统。李哲苦笑了一下,命运总是喜欢开这种玩笑。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留在通讯录里那个备注为"父亲"的号码上。这个号码已经三年没有拨通过,但他始终舍不得删除。就像很多人舍不得清理逝去亲人的房间一样,那个号码成了他心中一个特殊的角落,存放着无法言说的思念和未来得及说出口的话。

"胃又不舒服了?"妻子林薇的视频窗口突然弹出来,她正在书房整理病例,眼镜滑到了鼻尖,"明天是你爸忌日,记得早点回来。妈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李哲这才注意到日历上的日期:9月18日。每年这一天,他的胃病总会准时发作,就像身体自有的记忆提醒,比任何闹钟都要准确。

"知道了。"他轻声回应,手指不自觉地按压着胃部,"还有个方案要改完,很快就好。"

挂断视频后,办公室里重归寂静。窗外的雨声渐渐密集,敲打着玻璃窗。李哲鬼使神差地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听着听筒里传来的等待音,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但已经来不及挂断了。

等待音只响了两声就被接起,电话那头传来沉重的呼吸声。李哲手一抖,手机砸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再拿起来时,通话已经结束,屏幕上只显示着"通话时长:00:07"。

"可能是误拨了。"他自言自语道,却无法解释那声呼吸带来的战栗。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他下意识地打开抽屉,取出父亲那部旧手机。三年来,他一直没敢打开它,就像不敢触碰还未愈合的伤口。

手机的金属外壳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李哲的指尖在上面轻轻摩挲。他记得这是自己工作后给父亲买的第一件礼物,那时父亲还埋怨他乱花钱,转头却小心翼翼地给手机套上保护壳,逢人便说"这是我儿子买的"。

窗外的雨更大了。

02 老宅密码

第二天清晨,李哲被女儿小雨的歌声唤醒。五岁的小女孩坐在飘窗上,专心致志地画着画。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她柔软的发丝上跳跃。

"这是谁呀?"李哲走到女儿身边,轻声问道。

画纸上是一个陌生的老人肖像,背景似乎是个老式阁楼。老人戴着老式眼镜,眼角有颗明显的痣,笑容温和中带着些许严肃。

小雨头也不抬:"不知道呀,就是经常梦到的爷爷。"

林薇端着早餐走过来,眉头微蹙:"这已经是她画的第七张了,每次都是同一个老人。我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可能是某种投射现象……"

李哲没说话,心里却泛起异样感。画中的老人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尤其是眼角那颗痣,他一定在哪里见过。

父亲的忌日过得平静。母亲做了他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席间提到老房子即将拆迁的消息。

"你爸要是知道能分到两套新房,不知道得多高兴。"母亲叹气,眼神有些恍惚,"他临走前还惦记着这事儿呢,总是说'一定要等到拆迁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