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系统故障。"通讯公司的客服这样解释,"或者有人复制了SIM卡。"
但李哲知道没那么简单。深夜,他独自一人查看那些通话记录的时间点,发现每个日期都对应着家族中的某个重要时刻:祖父的忌日、父母的结婚纪念日、甚至是一些连他自己都差点忘记的特殊日子。
周末带小雨去游乐场时,女儿突然指着远处喊:"爷爷!那个爷爷和我画的一样!"
李哲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有几个年轻人坐在长椅上玩手机。
"刚才真的有个爷爷,"小雨坚持道,小脸涨得通红,"他还对我笑了呢。"
当晚,李哲梦见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穿着上世纪90年代的衣服,正对一个小男孩大发雷霆:"那是祖传的东西!你怎么敢随便送人!"
男孩倔强地仰着头:"同学喜欢就给他了,有什么大不了!"
梦中的他气得捂住胃部,疼痛感如此真实,以至于醒来时李哲的额头全是冷汗。他摸到床头柜上的手机,凌晨三点十七分。
"我又梦到那个阁楼了。"早餐时小雨说,小勺子无意识地搅动着碗里的粥,"这次有个奶奶在哭,说'不要再来了'。"
林薇放下筷子,神情变得严肃:"我今天休息,带我去老房子看看吧。"
04 阁楼秘辛
在老房子的阁楼里,林薇有了新发现。藤编箱子的夹层里,藏着更多票据和账本。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记录着各种物品的流转:一方砚台、一对紫砂壶、甚至是一件皮袄。
"这些东西的共同点是,"林薇翻看着记录,眼神越来越亮,"都在家族男性44岁左右时被送走或遗失,然后会引起一场家庭风波。"
她打开专业书籍,指着其中的章节:"看这里,心理学上管这叫'代际传递',就像是某种行为模式或创伤在家族中重复。比如祖父因为失去传家宝而愤怒,父亲可能也会因为失去重要物品而爆发,儿子又重复这个模式..."
"就像没完没了的循环?"李哲接口,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对,除非有人意识到这个模式并主动打破它。"林薇握住他的手,"你知道吗?很多家庭都有这种重复的模式,就像是看不见的绳索,一代代地捆绑着每个人。"
李哲想起父亲生前总是说:"咱们老李家的人,胃都不好,脾气都倔。"现在想来,这何尝不是一种心理暗示,让后代无意中延续着相同的行为模式。
拆迁前最后一周,李哲决定在老房子住一晚。夜幕降临时,他一个人坐在书房,翻开父亲的所有日记。
从1976年到2016年,整整四十年的记录。令他震惊的是,不同年代的日记里竟然写着相似的话:
"为什么他总是不明白这些东西的价值?"
"胃痛又犯了,每次生气都会这样"
"父亲当年也是这样对我的吗?"
深夜11点,手机突然亮起。那个号码再次来电,李哲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
这次没有呼吸声,只有一段模糊的录音:"...不要再...留给孩子们..."
声音像是父亲,但又有些不同。李哲忽然想起什么,翻出祖父的老唱片放在唱机上。沙哑的戏曲声响起时,他浑身一颤——和电话里的声音有七分相似。
05 告别仪式
第二天是拆迁截止日,李哲却带着全家人来到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