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魏征府周管事的那番话,如同在凌云平静的心湖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层层扩散,久久难平。机遇与风险并存,且风险迫在眉睫——身份问题已不再是潜在的隐患,而是悬于头顶,随时可能坠落的利刃。

他不能再被动等待陈文瀚那边的消息了。必须主动出击,多线并进。

翌日,凌云向李掌柜告假半日,称需去拜访一位故人之后,商议些事情。李掌柜如今已将他视为铺子支柱,自是应允,只叮嘱他早些回来。

凌云先去西市采买了两包上好的茶叶和几样精细点心,然后径直前往陈文瀚的住处。陈老先生住在城南一处较为僻静的里坊,宅院狭小陈旧,但收拾得十分整洁,颇有几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意味。

陈文瀚对于凌云的到来颇感意外,但很是热情。见到凌云带来的礼物,更是连连推辞:“小郎中这是做什么?你对我祖孙恩重如山,老朽尚未报答,岂能再收你的东西?”

“老先生言重了。”凌云将礼物放下,诚恳道,“些许心意,不成敬意。今日前来,一是探望陈远小弟的恢复情况,二来……确有一事,心中焦虑,想向老先生请教。”

陈文瀚是明白人,一听便知凌云所指。他让孙子陈远回屋休息,亲自为凌云斟上一杯粗茶,叹道:“小郎中所忧,老朽明白。我已托我那学生打探过。如今朝廷对户籍管理甚严,尤其京畿之地,凡无籍流民,查实后,轻则遣返原籍,重则没入官奴。那王户曹既已留意到你,恐怕……不会轻易放过。”

凌云心下一沉,果然如此。

陈文瀚继续道:“常规落籍,需有本地户主作保,证明你在此地安居乐业,无作奸犯科之行,再经坊正、里长层层勘验,最后由县衙核准。其中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有力的保人,这保人最好有些身份;二是打点胥吏的钱财。如今……李掌柜作保或可,但其身份恐不足以让胥吏忌惮;钱财方面,恐怕所需不菲。”

凌云沉默片刻,问道:“老先生,您看……若我设法寻得一位有些身份的保人,此事有几成把握?”

陈文瀚沉吟道:“若有得力保人,胥吏便不敢过于刁难,钱财花费亦可节省许多,成功几率当有七八成。只是……这有力的保人,谈何容易?”他看了一眼凌云,欲言又止,“除非……小郎中近日有何奇遇?”

凌云心中暗赞老先生眼光毒辣,也不隐瞒,将前几日为魏征府上嬷嬷治伤之事,简略说了一遍,但并未提及魏征名讳,只说是“一位京官府上”。

陈文瀚听完,眼中精光一闪,抚掌道:“机缘!此乃天大的机缘!小郎中,若能得此府上一位管事,甚至只需一位有头脸的仆役出面作保,此事便成矣!京官府邸的颜面,区区户曹胥吏,绝不敢驳!”

他顿了顿,又谨慎提醒:“不过,此事需做得自然,不可挟恩图报,惹人生厌。最好能再寻个由头,与那府上有所往来,待时机成熟,再委婉提出。老夫那学生虽只是书吏,但在户曹内部传递消息、疏通关节尚可办到,或可助你一臂之力,确保流程顺畅。”

得到陈文瀚的肯定和指点,凌云心中豁然开朗。一条清晰的路径已然浮现:借助魏征府这条线解决身份问题,同时利用陈文瀚学生的内部关系确保流程顺利。

离开陈文瀚家,凌云并未直接回济世堂,而是绕道去了西市边缘,找到了那家名为“万通牙行”的铺面。牙行门面不大,看起来与普通商铺无异,但进出的各色人等,却透着一股江湖气。凌云没有进去,只是在对面茶摊坐下,默默观察了片刻。

他在评估风险。这条路径是最后的退路,非万不得已绝不启用。但提前摸清门路,总好过事到临头束手无策。

回到济世堂时,已近黄昏。李掌柜见他回来,连忙将他拉到内室,低声道:“云哥儿,你回来得正好。午后孙万年那边又来了两个生面孔,在铺子外转悠了半天,不像善类。我担心他们又要使什么坏。”

凌云目光一冷。孙万年果然贼心不死。在自身危机解除之前,必须稳住济世堂的局面,不能自乱阵脚。

“掌柜的放心。”凌云沉声道,“他们若来明的,我们有赵头儿等街坊帮衬;若来暗的……”他想起秦朗那锐利的眼神和腰间的短刀,“我们也未必没有防备。当务之急,是尽快将我们的根基打牢。我有个想法……”

凌云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他提议,趁着目前名声不错,可以定期在药铺门口开设“义诊”,免费为贫苦百姓看些小病,赠送些简单的药茶药散。一来是积德行善,稳固济世堂在底层百姓中的口碑;二来,也可以借此机会,更多地接触和了解长安城的市井民情,或许能发现新的机会,甚至提前察觉孙万年的动向。

李掌柜闻言,思索良久,最终点头同意:“此举甚善!既能扬名,又能积德,还可防患于未然。就依你!”

接下来的几日,济世堂门口挂出了“每月朔望(初一、十五),义诊施药”的牌子。此举果然大受欢迎,每逢义诊之日,药铺门口便排起长队。凌云和李掌柜耐心为众人诊病,赠送些祛暑、治感冒、止泻的寻常药散。虽然忙碌,但看到病患感激的眼神,听到街坊由衷的称赞,凌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

这一日,义诊刚结束,凌云正在收拾东西,一个衣着普通、但气度沉稳的中年男子走上前来,并未像其他病人一样诉说病情,而是打量了凌云几眼,开口问道:“阁下便是凌云小郎中?”

凌云抬头,见来人目光炯炯,不似寻常百姓,心中微动:“正是在下。阁下是?”

男子微微一笑,递上一份看似请柬的帖子,低声道:“我家主人有请,明日午时,邀月楼一叙。事关小郎中前程,万望莅临。”说罢,不等凌云回答,便转身离去,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凌云拿着那份素雅却无署名的帖子,心中惊疑不定。主人?前程?是魏征府上的人?还是孙万年设下的圈套?抑或是……其他注意到了自己的势力?

他展开帖子,里面只有简短的时间地点,并无落款。这突如其来的邀请,如同一声惊雷,在他本就波澜暗涌的生活中,炸开了新的迷雾。

投石问路,路似乎已在脚下展开,但前方的迷雾却愈发浓重。这邀月楼之约,是福是祸?凌云知道,自己必须去。这不仅关乎前程,更可能关乎生死。

夜色中,他摩挲着那份请柬,目光投向窗外长安城的万家灯火,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第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