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萧景琰收到密报,齐王派人与北戎秘密接触。他决定夜探齐王府,寻找通敌证据。
月色朦胧,萧景琰潜入齐王府邸,凭借过人的轻功和机智,躲过层层守卫,终于在一间密室中找到了齐王与北戎往来的书信。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忽然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
危急关头,一道黑影闪过,拉着他躲入暗格。黑暗中,萧景琰认出对方是林婉儿。
“你怎么在这里?”他低声问。
“帮你。”林婉儿简短回答,“齐王马上要来了,别出声。”
果然,齐王带着一名蒙面人进入密室。透过缝隙,萧景琰震惊地发现,那蒙面人竟是苏红袖!
“北戎要求再加五万两白银,才会配合我们的计划。”苏红袖的声音冰冷,与平日判若两人。
齐王皱眉:“军饷案后,朝廷查得紧,短时间内凑不齐这么多。”
“那是你的问题。”苏红袖道,“主子说了,若误了大事,你知道后果。”
萧景琰与林婉儿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震惊。原来苏红袖是北戎细作,而齐王竟通敌卖国!
待二人离开后,萧景琰和林婉儿迅速离开齐王府。回到安全处,萧景琰面色凝重:
“我必须立刻面圣,揭发齐王的叛国行为。”
林婉儿摇头:“仅凭这些书信,不足以定罪。齐王权倾朝野,必有后手。”
果然,第二天早朝,齐王抢先发难,指控萧景琰勾结北戎,图谋不轨。证据是一封盖有靖国公府印鉴的密信和一名“北戎细作”的证词——正是苏红袖。
萧景琰被打入天牢,靖国公府被查抄。
在阴冷的天牢中,萧景琰却异常平静。他深知这是齐王的狗急跳墙,说明对方已经察觉危险临近。
深夜,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天牢,是赵青和林婉儿前来营救。
“世子,一切准备就绪。”赵青低声道。
萧景琰却摇头:“我不走。这是扳倒齐王的最好机会。”
他在林婉儿耳边低语几句,林婉儿先是一愣,随即点头:“好计策,我这就去办。”
三日后,皇帝亲审此案。公堂上,萧景琰面对齐王罗织的种种罪证,不慌不忙地请求传唤一名关键证人。
当这名证人被带上堂时,齐王面色大变——竟是已经“暴毙”的兵部侍郎周奎!
原来,萧景琰早就怀疑周奎是齐王弃子,故意在军饷案中放他一马,实则暗中监控。果然,齐王派人灭口时,萧景琰的人救下了周奎。
周奎的证词和提供的证据彻底揭露了齐王通敌叛国的罪行。更令人震惊的是,齐王背后还有更大黑手——竟是看似病弱不堪的齐王谋士文先生,他才是北戎细作网络真正的首领。
案情大白,齐王党羽被一网打尽。萧景琰不仅洗清冤屈,还因护国有功,被皇帝重赏。
庆功宴后,萧景琰在靖国公府花园找到独自赏月的林婉儿。
“郡主如今可愿收回退婚书?”他笑问,眼中有着少见的认真。
林婉儿转身,月光下的她美得不可方物:“那得看世子是否真能改掉花心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