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脚迈入。强光下,那具诡异的“展品”更是触目惊心。即使办过无数凶案,见过各种惨状,眼前的景象仍让他感到一种发自心底的寒意。不是源于血腥和暴力,而是源于那种极致的矛盾——天真无邪的符号与冰冷死亡的结合,欢乐表象下渗透出的彻骨恶意。
“陈队,”年轻的法医助理小李脸色苍白地汇报,声音有些发颤,“女性,二十五到三十岁。初步判断,死亡时间超过四十八小时。体表无任何明显外伤,无捆绑束缚痕迹。死因……非常奇特,血液里检测到超高浓度的复合型镇静剂和某种致幻剂组合,剂量经过精密计算,足以让受害者在极度放松、产生愉悦幻觉的过程中,无痛苦地停止呼吸。最重要的是,尸体经过了专业级的防腐处理,手法……非常高明。”
“高明?”陈明重复着这个词,语气冰冷得像手术刀。
“是的,不是简单的处理,更像是……某种仪式前的准备。目的不是为了延缓腐烂以藏匿,而是为了‘保存’和‘展示’。”小李顿了顿,压低声音,“还有,她身上穿的咪咪兔衣服和配饰,经过初步鉴定,全是官方正版,甚至有不少是限量款和绝版货,有些甚至还没公开发售。凶手对受害者,或者说,对‘咪咪兔’这个形象,有着超乎寻常的了解和……偏执。”
陈明掐灭烟头,走近一些,刻意避开那双空洞无神的眼睛,仔细观察着细节。尸体的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甚至涂着透明的护甲油。皮肤洁净,没有任何污渍,头发也洗过、吹干,被精心梳理成咪咪兔经典的齐刘海短发样式。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事实:这不是出于仇恨或报复的冲动杀人,这是一种扭曲的、带有某种特定目的的……“仪式感”。凶手在受害者身上倾注了病态的“心血”。
调查迅速展开。受害者身份很快确认:林小雨,二十八岁,一名普通的幼儿园老师。同事和家长们口中的她,善良、乐观得像个小太阳,永远带着能融化一切阴霾的笑容。她是咪咪兔的终极粉丝,家里收藏了满满一屋子的相关产品,社交账号上分享的全是和咪咪兔相关的日常、绘画和积极向上的语录。社会关系简单到透明,感情生活空白,没有任何债务纠纷或明显的仇人。
动机是什么?陈明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感觉案件陷入了一团迷雾。传统的仇杀、情杀、财杀,似乎都套不上。凶手挑选受害者的标准,仿佛不是基于她做错了什么,而是基于她“是”什么——一个极致的、成年后仍保持着孩童般纯真,并将这种纯真投射到咪咪兔身上的化身。
这让他想起了多年前一桩悬而未决的旧案,一些不愉快的记忆碎片浮现出来,像幽灵一样缠绕着他。那时他还年轻,同样涉及到某种符号化的仪式性犯罪,最终却因证据不足,让嫌疑人逍遥法外。那个嫌疑人眼神中的狂热和此刻感受到的扭曲,似乎有某种相似之处。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他心中蔓延。
第三章:符号与阴影,扭曲的信条
就在警方全力排查却进展缓慢之际,第二起案件像一记重锤,砸碎了短暂的平静。
邻市正在举办盛大的国际动漫展,人潮汹涌,气氛热烈。闭馆后,清洁工在清理主展厅后台时,发现一个用于巡游的、高达三米的巨型咪咪兔充气玩偶有些异常。在玩偶背后一个极其隐蔽的维修拉链内,发现了第二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