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天晚上,电视里正播放一则关于家庭因重病致贫、无力承担天价医疗费的新闻采访,镜头里患者家属绝望的哭诉刺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王海、李娟、小飞、罗姨,甚至柜台后的吴伯,都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只有新闻主播毫无感情的声音和窗外城市永恒的轰鸣在空气中震荡。那一刻,一种超越言语的共鸣,在绝望的深渊底部悄然滋生,微弱,却真实存在。

走投无路之下,王海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关系,终于联系上了地下钱庄。他发现,自己这把年纪和尚且过得去的谈吐,竟成了另一种“资本”。他开始利用从医院家属圈搜集来的信息,精准定位那些和他一样被逼到绝境的人。他巧舌如簧,将吃人的高利贷包装成“雪中送炭的救命钱”,用虚构的高回报蓝图诱惑着那些濒临崩溃的灵魂。当他第一次成功拉到一个为救孩子而心急如焚的母亲“投资”,拿到那笔沾着血泪的佣金时,他冲到医院缴费窗口,填补了眼前的窟窿。然而,看着那位母亲接过收据时那感激涕零、仿佛抓住救命稻草的眼神,王海感到胃里一阵剧烈的翻滚,冲进洗手间干呕起来。深夜回到旅馆,他拧开水龙头,用冰冷的水一遍遍冲洗双手,仿佛要洗掉那看不见的肮脏与罪孽。

与此同时,李娟在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挣扎后,终于用颤抖的手指,拨通了一个隐藏在网络角落的器官中介电话。电话那头冰冷而公事公办的声音,让她如坠冰窟。更让她感到命运残酷讽刺的是,中介派来与她进行初步接触、评估“条件”和传达交易细节的马仔,竟然就是同住一个旅馆的小飞。

在旅馆附近那个灯光昏暗、桌椅油腻的小咖啡馆角落里,李娟和小飞相对而坐。空气仿佛凝固了,连咖啡的热气都显得僵硬。李娟脸色惨白如纸,双手在桌子下死死地绞在一起,指甲深陷进掌心。小飞则努力摆出一副见怪不惊的冷漠模样,但闪烁的眼神和略微颤抖的声音出卖了他内心的波澜。他机械地重复着中介的条款:价格、手术风险、保密协议…他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是旅馆里那个总是沉默哀伤的阿娟。这场在屈辱和绝望中达成的交易,像一条冰冷的毒蛇,缠绕在两人的心头。回到旅馆,在通往房间的狭窄楼梯口,两人再次相遇,目光仓促一触,便像被烫到一般迅速弹开,各自低头快步走开,空气中留下难以言喻的尴尬与悲凉。

吴伯,这个沉默的守望者,将这一切细微的动荡都看在眼里。他清扫走廊时,会刻意放慢动作,留意每个房间门缝里透出的气息。他会在李娟晚归时,为她留亮走廊那盏最暗的灯;会在王海焦躁得如同困兽时,递上一杯温热的白开水;会在小飞带着新伤回来时,看似随意地扔过去一盒廉价的创可贴;会对喃喃自语的罗姨,投去一瞥短暂却包含复杂情绪的沉默。他清晰地感觉到,旅馆里的空气越来越粘稠,几条原本平行的绝望之线,正在这里扭曲、交汇、缠绕,绷紧到了极限,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断裂与崩塌。

命运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便带着碾碎一切的冷酷,将每个人更深地拖入各自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