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会议室里对着白板和数据,一直讨论到深夜。抛开之前的成见,林伟不得不佩服苏晴在算法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前瞻视野。她的思路清晰,论证严谨,提出的解决方案确实直击痛点。而苏晴也发现,林伟对项目整体架构、资源调配和风险管控有着全局性的把握,这是她作为技术专家所欠缺的。
深入的交流像一把钥匙,悄悄打开了两人之间隔阂的坚冰。虽然观点仍有不同,但开始能够理性倾听和吸收对方的合理之处。
为了尽快验证新方案的可行性,林伟调整了资源,抽调人手配合苏晴进行原型开发。那段时间,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很多时候,办公室里只剩下林伟和苏晴两人,陪伴他们的是键盘敲击声、服务器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窗外无尽的夜色。
一天深夜,苏晴因为一个棘手的算法bug迟迟无法解决,烦躁地揉了揉头发。林伟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过来,放在她桌上。
“休息一下,换换脑子。有时候越急越找不到问题。”
苏晴愣了一下,接过牛奶:“谢谢。”
“我记得你简历上写的是加州理工博士?怎么想到回国发展?”林伟尝试找一个工作之外的话题,缓和一下气氛。
苏晴捧着温暖的杯子,眼神有些悠远:“在国外待久了,总觉得是浮萍。国内科技发展很快,机会更多,也想……离家人近一点。”她顿了顿,反问道,“你呢?一直在创想?”
“嗯,毕业就来了,从程序员做到项目经理。看着公司一步步长大,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林伟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
简单的对话,让彼此看到了工作身份之外的那个“人”。苏晴发现林伟并非表面那么刻板冷漠,而林伟也感觉到苏晴强势外表下的执着与一丝孤独。
经过连续几天的奋战,新模型的原型终于跑通,A/B测试结果远超预期,完美解决了之前演示中出现的问题。团队士气大振。庆功宴上,赵磊起哄让林伟和苏晴讲两句。林伟举起杯,真诚地说:“这次突破,苏博士功不可没。感谢你的坚持和专业,给我们上了重要一课。”苏晴也微笑回应:“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林经理,在资源协调上给了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