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看,亲鸟会把猎物撕成小块喂给雏鸟,等雏鸟再大一点,它们就会把整只猎物丢进巢里,让雏鸟自己啄食,锻炼它们的捕猎能力。”老周一边看一边给小林讲解。

小林点点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5月12日,橡树洼伯劳巢,雏鸟体型增大,绒毛变密,会主动争食,亲鸟喂食时会撕咬猎物。”

喂完食,灰背伯劳又飞走了。没过几分钟,另一只伯劳飞了回来,这只伯劳的羽毛颜色稍浅,应该是雌鸟。它嘴里叼着一只蚂蚱,同样熟练地喂给雏鸟。

“周叔,您说这两只伯劳,哪只是雄鸟哪只是雌鸟啊?”小林好奇地问。

“一般来说,雄鸟的羽毛颜色更深,特别是背部和翅膀上的羽毛,雌鸟的颜色会稍浅一些。”老周说,“你看刚才那只先回来的,背部的羽毛是深灰色的,就是雄鸟;后回来的那只,背部羽毛偏浅灰,就是雌鸟。不过也不是绝对的,得结合它们的行为来看,比如雄鸟通常会更警惕,负责巡视周围的环境,雌鸟则更多地留在巢里照顾雏鸟。”

小林认真地听着,把老周的话记在笔记本上。她觉得,跟着老周巡山,比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要生动得多。课本上的文字是死的,而眼前的伯劳、雏鸟,还有这片山林,都是活的,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接下来的几天,老周和小林每隔两三天就会来橡树洼看看伯劳巢。雏鸟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

5月15日,雏鸟的眼睛睁开了,小小的黑眼珠像两颗黑宝石,能转动着看周围的环境了。它们的身体也更长了,翅膀和尾巴上开始长出细小的羽毛,不再是光秃秃的绒毛。

5月18日,雏鸟翅膀上的羽毛已经长得比较长了,能看出明显的羽纹。它们开始在巢里扑腾翅膀,虽然还飞不起来,但已经能让身体离开巢底,短暂地悬空一会儿。亲鸟喂食的时候,它们也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而是会主动扑向亲鸟嘴里的猎物,甚至会互相争抢,有时候还会不小心把同伴挤到巢边。

5月22日,雏鸟的羽毛基本长齐了,除了头部还有少量绒毛,身体的其他部位都覆盖着整齐的羽毛,和成年伯劳的羽毛颜色越来越像。它们在巢里更加活跃,经常站在巢边的枝桠上,扑腾着翅膀,似乎在为飞行做准备。亲鸟也开始减少喂食的次数,更多的时候是站在远处的树枝上,看着雏鸟,偶尔发出几声鸣叫,像是在鼓励它们。

“周叔,您看雏鸟都长这么大了,是不是快出飞了?”小林看着巢边扑腾翅膀的雏鸟,兴奋地问。

“快了,估计也就这两三天的事了。”老周说,“你看它们现在已经能在巢边的枝桠上站稳了,翅膀也有力量了,再练习两天,就能飞出巢了。不过出飞后的头几天,它们还不能独立捕猎,得靠亲鸟喂食,等它们掌握了捕猎技巧,才能真正独立生活。”

小林点点头,心里既期待又有点紧张。她期待看到雏鸟第一次飞出巢的样子,那一定很壮观;但又有点担心,担心它们第一次飞行会遇到危险,比如撞到树,或者被天敌捕食。

老周似乎看出了小林的心思,笑着说:“别担心,这是每只鸟成长的必经之路。亲鸟会在旁边守护它们,教它们飞行和捕猎技巧。而且伯劳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就能适应野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