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诸葛亮将信将疑,展开图纸一看,顿时眼前一亮。图纸上的浮桥设计巧妙,用料皆是南中随处可见的藤竹,搭建方法简单易懂,正是蜀军急需之物。

“殿下此计甚妙!”诸葛亮激动不已,立刻下令工匠连夜赶造。

当晚三更,孟获果然亲率两万精兵劫营。蜀军早有防备,营中灯火骤灭,伏兵四起。孟获见势不妙,率军回撤,却发现来时的渡口已架起数座浮桥,赵云的先锋部队正从桥上杀来——原来刘禅算准孟获退路,提前令赵云部加速行军,借浮桥奇袭。

“不好,有埋伏!”孟获惊呼,拨马想走,却被一员白袍将领拦住去路,正是魏延。两人大战十余回合,魏延故意卖个破绽,待孟获挥刀砍来,侧身一躲,反手将其生擒。

蜀军大营中,孟获被五花大绑押进来,仍桀骜不驯:“要杀便杀,南人岂会投降!”

萧辰亲自上前为他松绑,笑道:“孟首领,孤知你是被雍闿蒙蔽。他让你索要三百黑头狗、三斗螨虫脑,这些根本无法办到,无非是借你之手叛乱罢了 。”

孟获愣住了。此事他只对心腹说过,刘禅怎会知晓?

“孤已查明,雍闿暗中勾结东吴,许诺叛乱成功后将南中矿产尽数献给孙权。”萧辰将一封密信扔在他面前,那是陈武潜入雍闿大营截获的,“你若降,孤仍让你统领建宁郡,南中各族自治,蜀军绝不干涉;若不降,雍闿明日便会引吴军来取你首级。”

孟获看着密信,又想起雍闿平日的跋扈,顿时怒火中烧。他“扑通”跪地:“殿下英明!孟获愿降,愿率南中各族共保蜀汉!”

次日清晨,孟获率部突袭雍闿大营。雍闿猝不及防,被孟获斩杀,高定、朱褒见势不妙,纷纷投降。短短半月,南中叛乱尽数平定。

返程途中,诸葛亮看着身旁从容批阅奏章的刘禅,心中百感交集。他原以为要辅佐一个昏君,却没想到这位少年天子竟有如此智谋胆略,无论是战术布置还是攻心之术,都远超常人。

“相父,南中虽平,但需长久治理。”萧辰忽然开口,“孤以为,可迁徙南中大姓入蜀,充实内地人口;同时在当地推广蜀锦技艺,让南人有生计可依。另外,任命孟获为御史中丞,既能安抚人心,又能彰显朝廷诚意。”

诸葛亮抚须赞叹:“殿下所言极是,臣即刻安排。”

萧辰暗自点头。南中是蜀汉的后方粮仓,也是兵员重地,必须牢牢掌控。而他知道,真正的硬仗,还在北边。

3 子午谷献策,初露锋芒

建兴五年春,成都丞相府。

诸葛亮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北伐事宜。大殿之上,气氛凝重。自从南中平定后,蜀汉休养生息三年,国力渐复,诸葛亮认为北伐时机已到。

“魏主曹叡昏庸,司马懿被贬,关中守将夏侯楙怯懦无能。”诸葛亮指着地图,意气风发,“此次北伐,臣意从祁山出兵,先取陇右,再图长安。”

话音刚落,魏延出列高声道:“丞相此言差矣!夏侯楙乃纨绔子弟,不堪一击。末将愿率五千精兵,从子午谷急行军十日,直取长安!丞相率大军从斜谷接应,不出一月便可平定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