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冯氏一拍大腿,接上话。

“可不是嘛!说句不怕大嫂恼的话,瑟丫头这针法,也太陈旧了些。”

她装模作样地凑近了看,然后摇着头,一脸的“惋惜”。

“这平铺直叙的,一点儿立体感都没有。这都是十年前的老样式了,现在早没人这么绣了。”

“跟不上时兴的款式,难怪我们瑟丫头不爱出门交际,怕是被人笑话呢。”

她这句话,是诛心。

不仅说我的绣活不行,还把我孤僻的性子也归结为自卑。

我娘的脸色已经有点挂不住了,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发白。

我爹皱着眉头,显然也动了气。

只有老太君,坐在上首,端着茶碗,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她在等我。

等我自己的回应。

我终于吃完了最后一口杏仁酪,用餐巾轻轻擦了擦嘴角。

然后,我抬起头,看向冯氏那张写满“快来反驳我”的脸。

我笑了笑。

很轻,很淡。

“二婶说的是。”

我说。

全场都静了。

冯氏脸上的得意僵住了,显然没料到我会这么干脆地认输。

江菱眼里的光都亮了几分。

我娘急得想开口,被我爹一个眼神按住了。

我站起身。

所有人都以为我要告罪,或者找个什么借口。

我没有。

我只是端起桌上的酒壶,给我爹的空杯里满上。

然后是娘的。

最后,我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果子酒。

我端起酒杯,对着冯氏和江菱,遥遥一敬。

“京城时兴的款式,自然是好的。”

“只是我这个人,比较念旧。”

然后,我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那杯酒喝了。

辣意顺着喉咙烧下去。

很好。

气氛烘托到这里,差不多了。

菜还没上全,但好戏,该开场了。

2

冯氏被我这一下弄得有点懵。

她大概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来教训我,结果我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她憋着气,脸上的笑都快挂不住了。

“念旧是好,可姑娘家家的,总不能一直活在过去。”

她干巴巴地找补了一句,试图把场子圆回来。

“这京城里日新月异,多少新奇的玩意儿,瑟丫头也该多看看,多学学。”

江菱跟在她娘身后,小声地,却又清晰地补充了一句。

“是啊,姐姐,我前儿得了本新的绣谱,里头的好些针法,我都没见过呢。等下我拿给你瞧瞧?”

这话听着是好心。

实际上,是在说我见识短浅。

我没理会她们母女俩的表演。

我只是把玩着手里的空酒杯,目光在席间扫了一圈。

三叔家的堂姐,低着头,假装在剥橘子。

四叔家的堂弟,一脸看好戏的表情。

那些旁支的亲戚,眼神里有同情,有轻蔑,更多的是事不关己的冷漠。

人心,就是这桌宴席。

冷热自知。

我把酒杯放下,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多谢妹妹好意。”

我看着江菱,语气依旧平缓。

“只是我的绣活,怕是跟你那本绣谱上的,不是一个路数。”

“哦?此话怎讲?”

冯氏立刻抓住了话头,像是怕我跑了。

“难不成瑟丫头的绣法,还有什么了不得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