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整个村子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连风声都消失了。

秦守拙知道,这不是结束。老张头的“封魂棺”可能没完全封住那股邪气,或者说,养棺地被破坏后涌出的东西,比想象中更凶。他必须弄清楚到底镇压着什么,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他转身走到屋里那个上了年纪的老木柜前。这个柜子散发着陈旧的木头和草药混合的气味。他打开柜子最底层,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方形东西。

打开油布,里面是一本线装的、纸张已经发黄变脆的古书。封面上用毛笔写着几个苍劲的字——《秦氏棺木秘录》。

这是秦家世代相传的手札,记录着做棺材的各种禁忌、手法,还有一些绝不能外传的秘密。爷爷临终前郑重地交给他,说除非遇到解决不了的大凶之事,否则不要轻易翻阅后半部分。

秦守拙点燃一盏小油灯,在微弱的灯光下,轻轻翻开了书页。前面记录的是各种木材的特性、棺材的尺寸规格、不同死法的人该用什么棺木等等。他跳过这些,直接翻到了最后面几页。

这里的字迹更加古老,墨迹深浅不一,像是不同年代的先祖在不同时期记录下来的。

几行触目惊心的大字首先映入眼帘:

“养棺之地,非为取材,实为镇殃!”

秦守拙的心一跳,继续往下看。

手札上记载,村子后山的养棺地,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一片极阴的“聚煞穴”。古代曾有一个军队在此打了败仗,成千上万的人死在那里,怨气冲天,导致那片地方草木枯萎,鸟兽绝迹,晚上经常闹鬼,附近村子不得安宁。

后来,一位游方的高人路过,设法将战场上最凶戾的一股“主殃之气”(手札里称之为“殃神”),引导并封印在了聚煞穴的最深处。但高人也无法将其彻底消灭,只能布下一个阵法,借助地脉和至阴树木的力量,长期镇压。

那位高人,就是秦家的先祖。他擅长木工和阴阳之术,发现寻常树木无法承受长久的煞气侵蚀,便寻来特殊的树种,种在封印之上。这些树吸收地阴之气生长,木质至阴至寒,反过来又能加强封印。秦家世代居住于此,一方面看护阵法,另一方面,也利用这些特殊的树木制作棺材,特别是用来安置那些横死之人,以防其尸变或怨气不散。所以,秦家造的棺材,不仅仅是容器,更是阵眼的一部分,蕴含着微弱但持续的封印力量。

手札上特别用红笔圈出警告:

“阵眼在地,林木为锁,棺椁为钥。锁坏则殃动,钥失则祸临!后世子孙,切莫擅动养棺之地一草一木,切记!切记!”

看到这里,秦守拙背后惊出一身冷汗。蒋天佑他们炸山开路,不仅破坏了地脉(锁),连作为“钥匙”的棺材木材来源也断了!

他颤抖着手,翻到最后一页。那里记载着一位先祖曾经试图加固封印却失败的经历,字迹潦草,充满了恐惧:

“……殃气外泄,如黑水涌地,腥臭扑鼻……受其侵者,初时如眠,面露诡笑,继而尸起,夜叩生门,状若跪拜,实为索命……唯有以百年槐木之心,辅以七星阵图,制成‘七星镇煞棺’,或可暂压……然此法极险,施术者需以精血为引,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