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自状元楼重逢后,晏微与公孙绝伦的关系一日VB过一日,好得如蜜里调油。

县主府的小花园成了两人常待的地方。晏微总爱依偎在公孙绝伦身旁,看他挥毫泼墨。他写的诗词多是些风花雪月,却总能哄得晏微眉开眼笑。有时兴起,她会摘下鬓边的珠花,替他簪在发间,逗得他无奈又宠溺地摇头:“微儿又胡闹。” 她便顺势靠在他肩头,闻着他身上淡淡的墨香,觉得日子甜得像浸了蜜。

公孙绝伦每日除了陪伴晏微,其余时间便埋首于书本之中,为春闱做着最后的冲刺。他常常读到深夜,烛火将他清瘦的身影映在窗纸上,显得格外勤勉。

这日,晏微端着一盅燕窝走进书房,见他又在灯下苦读,不由得心疼起来。她放下燕窝,从身后轻轻环住他的脖子:“伦郎,你别这么辛苦好不好?看你累的,眼下都有青影了。”

公孙绝伦放下书卷,握住她的手,温声道:“傻微儿,读书哪有不辛苦的?”

“可是……” 晏微嘟着嘴,“我可以去找父皇说呀,让他给你封个官做,这样你就不用这么累了。” 在她看来,以自己县主的身份,求父皇给心上人安排个官职,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谁知公孙绝伦却皱起了眉头,语气带着几分严肃:“微儿,此言差矣。” 他挣开晏微的手,转过身认真地看着她,“我寒窗苦读十年,为的可不是走捷径。读书人当有理想,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如今国家外忧内患,边境不宁,百姓困苦,我心中备感焦虑,只盼着能在春闱中一举夺魁,进入朝廷,为国家出一份力,为百姓谋一份福。”他说得情真意切,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国家的忧虑。

晏微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的爱意更浓了。公孙绝伦的形象在他眼中伟岸如山,闪闪发光,这才是她看中的好男人,有担当,有抱负。

“伦郎,你真好。” 晏微的眼神越发痴迷,“是我浅薄了,你放心,我不会再提此事了,我相信你一定能高中的。”

公孙绝伦见她如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还是微儿懂我。”

晏微依偎在他怀里,心里却想起了孙北辰。那个上一世阻碍她和伦郎在一起的男人。孙北辰,你这个狗东西,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伦郎这么好的人,上一世竟然被你贬得一文不值,你真是可恶!

一想到孙北辰,晏微就恨得牙痒痒,但很快,公孙绝伦温柔的话语又将她的思绪拉了回来。

为了能让公孙绝伦顺利高中,晏微决定帮他一把。她私下里进宫找了皇帝,将公孙绝伦夸得天花乱坠,说他如何才华横溢,如何心怀天下,如何刻苦读书,将来定能成为国之栋梁。

皇帝本就疼爱这个义女,在晏微的刻意讨好和软磨硬泡下,终于松了口:“既然你把他说得这么好,那朕便留意着。只要他确有真才实学,春闱时,朕定会给他一个好名次。”

很快的,春闱大考已过,孙北辰果然高中状元。

春闱放榜那日,红墙下的报喜声穿透了半个京城。公孙绝伦的名字被高声唱喏,他以一篇策论惊艳主考官,力压群雄,被皇帝陛下钦点为新科状元。

不过三日,原本清冷的状元楼再次热闹起来,门前车水马龙,贺客盈门。从各部官员到乡绅富贾,人人都想攀附这位前途无量的新贵。送礼的队伍排到了街角,锦盒里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堆得几乎要溢出来。

公孙绝伦穿着崭新的状元红袍,满面春风地应酬着各方来客。他端着酒杯,笑容得体,言语间既不失读书人的清高,又带着恰到好处的谦卑,将各方关系打理得滴水不漏。

正与几位同年谈笑风生,书童匆匆进来禀报:“公子,外面有位礼部侍郎家的下人找你。”

公孙绝伦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对各位访客到道:”伦有事出去一趟,你们请便。“

在状元楼一座花园里面,一个绿衣丫环走了过来:”见过公孙公子。“

公孙绝伦以前去侍郎大家人,这些下人一个个眼高于顶,不将他放在眼中,但是现在情形已经反过来,公孙绝伦淡淡地问道:“你来找我有何事?”

丫环青春亮丽,跟在她主人身边久了,也带着几分风情,声音娇软如糯:“小绿是奉我家二小姐的命来恭喜公孙公子高中状元。”

听到二小姐之名了,公孙绝伦脑海中便浮现一个身水红色衣裙,柳眉杏眼,肌肤胜雪,走起路来腰肢款摆,带着一股说不出的风情的女子来。一想到她,公孙绝伦心跳加速,语气却仍是淡淡的:“好的,那你代某谢过你家小姐。”

小绿娇声地道:“此番来找公孙公子,除了恭喜公子高中以外,我家小姐还有事相托。“

”什么事啊?“

”最近我家老爷得了一幅古画,说是前朝珍品,只是上面有些题跋不甚明了。听闻公孙公子学识渊博,想邀您过府指点一二。“这邀请看似合情合理,语气里的暗示却再明显不过。

公孙绝伦心中一动,想起往日与二小姐相处时,她那不经意间的眼波流转、指尖轻触,总能勾得他心猿意马,茶饭不思。如今她主动相邀,他怎会错过?

“能为侍郎大人效劳,是在下的荣幸。” 公孙绝伦一口应下。

“那我家小姐就在府中静侯公子大驾。”

公孙绝伦看着小丫环轻扭的腰肢,又想到那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心痒难耐。进了楼上对身边的书童吩咐道:“你去县主府回禀晏小姐,就说我恩师相邀,要与我讨论文章,事毕之后,我再回去陪她。”

“好的,公子。”

……

公孙绝伦高中状元的余波尚未平息,宫里便传来了新的旨意。

皇帝对这位新科状元极为看重,在他短暂休息调整之后,便下旨封其为翰林院编撰。这翰林院编撰看似只是个七品官职,却非寻常职位可比 —— 它是实打实的天子近臣,平日里随侍君王左右,负责起草诏令、修撰史书,虽无实权,却能时常面见天子,参与朝政讨论,是多少官员穷尽一生都难以企及的位置。

消息传出,京城上下一片哗然。谁都看得出,皇帝这是要重点栽培公孙绝伦,这份恩宠,简直是泼天的荣耀。那些之前还在观望的官员,此刻更是削尖了脑袋想与公孙绝伦攀上关系,状元府的门槛几乎要被踏破。

可这还没完。

几日后,宫里再次传来圣旨,这一次,更是让整个赵国都震动了 —— 皇帝亲自下旨,将自己视若珍宝的义女,怡和县主晏微下嫁于新科状元公孙绝伦,并为两人赐婚,择日完婚。

要知道,怡和县主晏微可是皇帝的心头肉。自她被封为县主以来,皇帝对她宠爱有加,赏赐不断,京城里多少王公贵族想要求娶,都被皇帝婉言拒绝了。如今,皇帝竟然将她许配给了公孙绝伦这个寒门出身的新科状元,这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

“看来这公孙状元,真是深得陛下信任啊。”

“何止是信任,这分明是把他当成未来的栋梁来培养了。有县主做后盾,又得陛下看重,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啊。”

“说起来,这公孙状元也真是好福气,刚中状元就得了这么大的恩宠,还能娶到怡和县主这样的金枝玉叶。”

街头巷尾,百姓们议论纷纷,言语间满是羡慕与赞叹。

公孙绝伦接到赐婚圣旨时,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他 “噗通” 一声跪在地上,对着圣旨叩首:“臣,谢陛下隆恩!”

起身时,他脸上抑制不住地洋溢着喜悦与得意。成为翰林院编撰,意味着他踏入了权力的核心圈;娶了晏微,意味着他彻底抱住了皇帝这条大腿。有了这两层保障,他的仕途必将一帆风顺,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将来身居高位、权倾朝野的景象,嘴角的笑容越发灿烂。

而县主府里,晏微得知这个消息后,更是喜极而泣。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嫁给自己心爱的伦郎了。她穿着华美的衣裙,在镜子前转了一圈又一圈,想象着自己穿上嫁衣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期待。

“伦郎,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晏微喃喃自语,眼中满是幸福的光芒。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宫里,皇帝看着眼前这对璧人(虽然只是在心里想象),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之所以如此看重公孙绝伦,一来是因为晏微在他面前时常夸赞,二来也是觉得公孙绝伦确实有几分才华,值得培养。将晏微嫁给他,既能了却义女的心愿,又能让公孙绝伦更加忠心地为自己效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婚后一个月后,公孙绝伦更对晏微道:“微儿,我有件事情与你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