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黛玉着月白狐腋服,膝上横一只黑漆小匣——里头是国子监入学诏书,也是她押上阖族性命换来的“通行证”。
车过正阳门,忽听“砰”一声巨响,前方护轿的林府侍卫轰然倒地,喉间插着一支无羽短箭,血洒在雪上,像一簇骤然绽放的朱砂梅。
“姑娘,是‘钉喉箭’!”雪雁(观言)掀帘,声音发颤。
黛玉抬眼,只见城门洞下立着一条灰影,披麻戴孝,腰悬白幡,上书:
“林氏欠命,以血偿之。”
灰影振臂一呼,十余名死士自暗处涌出,皆口衔黑刃,直扑小车。
“走!”黛玉抽出袖中短铳,朝天一击。
火星迸溅,埋伏在城垛的锦衣卫闻声而下——原来她早知怡亲王余孽未清,昨夜密折请兵,以自身为饵。
雪夜,刀光,血雾。
死士被一网打尽,唯独灰影遁入暗巷。
黛玉俯身,拾起地上遗落的一枚令牌,指腹摩挲,眸色深沉——
令为青铜,背刻“肃”字,正是怡亲王义子、肃王云征的私篆。
【二】
入学第一日,监丞率三百监生立于彝伦堂前,指黛玉道:“彼女以商贾之身,窃居太学,辱我衣冠!”
众监生哗然,有人高声背诵《内则》“女子十年不出”,有人吹口哨,更有人将《女诫》掷向她脚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