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更新时间:2025-09-29 00:17:58

从古至今,“有家而不能回”始终是人之悲凄、世之惘然。

庾信、王褒等人在南梁衰败和覆灭之后,向北流亡。由于文采和声名的缘故,他们被北方政权收入囊中,几经波折,虽受到礼遇,始终无法返乡。他们是“衣冠北渡”的重要代表人物,但是是否能从文学成就而言将他们归入一个叫作“衣冠北渡”的文人圈子呢?从所谓的作品中表现的情感和这些作品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背景和意境来看,这种由“衣冠北渡”带来的家国沦丧和孤人流离深切地在其中产生了影响,即他们在无意中进入了一个圈子,是一个由悲情身世遭遇以及作品创作状态中南北方因素融合所表现出共性的圈子。

庾信、王褒等主要的衣冠北渡之文人在肉体生活上受到了北方政权的礼遇,但是其中精神上的痛苦与折磨是无法被加封的各类官衔和赏赐所能够消解的。而这份与故国、故人、故事的情感联结,是我想要融入于这个圈子、结交朋友所需要把握的重要因素。

俗话说得好,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更何况我已经是一个穿越者,不再是一个只会躺在床上睁着密布血丝的双眼并且乐呵呵盯着手机屏幕的新时代大学生了。所以,为了挤破头皮进入这个文人圈子,我打算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家国俱殒后流亡北地的黎民百姓。

本人之所以想要和庾信等人结交为诗文之友,尤其是庾信,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诗文作品中表现的国破家亡、个人流荡、无望归乡的悲情与凄然,然而他们在作品中却能够表现出对于无尽宣泄的节制,使得悲怆流露得恰到好处,又兼顾了诗文作为文学成品本身所具备的作为艺术的艺术性,尤其是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巧妙和精辟。我本身善于无病呻吟、无事生悲,或许这样写出来的作品能够与他们真实的悲苦产生共鸣,便于接受。此外,我还想要完成一个愿望,就是将我所创作的一篇亡国伤情赋交给庾信。一直以来,他的《哀江南赋》给带来了我很深的情感体悟,一直影响着我对于整个古代文学尤其是诗词歌赋部分的看法。难得有这样一个妄想穿越的机会,那便把我想表达的情感通过这篇赋传递给庾信,文学文字具有不受具体时空限制的传递性价值和生命性体验,这是文学文字区别于即时性艺术成果的重要特征,这也可以缓解历史中的生命无法跨越时空而达成直接沟通的遗憾。

回到话题,想要接近他们并且依靠文学与之交友还是相对容易的,他们并非建康曹氏三父子般地位极高的王侯,所以不需要过分担忧他们因为无名小卒的刺杀而怀疑我,他们也并非竹林七贤般清谈不俗的文人,所以不需要担心他们觉得我一脸谄媚而讥讽我。庾信等人在北周享受着当权者的礼遇,不至于仅仅作为一介布衣而困窘于草市穷庐、为生计而乞讨,所以想要见到他们,我还必须脱下身为中国特色大学生的孔乙己长衫。

“一寸二寸之鱼,三杆两杆之竹。云气荫于丛著,金精养于秋菊……薄晚咸闺,老幼相携;蓬头王霸之子,椎髻梁鸿之妻。燋麦两瓮,寒菜一畦。风骚骚而树急,天惨惨而云低。聚空仓而雀噪,惊懒妇而蝉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