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亚的海风带着咸腥和暖意,吹在脸上,却像刀子。江临站在酒店巨大的落地窗前,脚下是灯火璀璨的亚龙湾,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沙滩。他手里端着一杯威士忌,冰块在琥珀色的液体里缓慢旋转,碰撞杯壁,发出细微的脆响。
手机屏幕亮着,上面是苏晚发来的信息,时间显示是昨天下午。
“老公,你到海南了吗?那边天气怎么样?注意安全哦,想你啦!(爱心)”
后面还跟着几个撒娇卖萌的表情包。
江临面无表情地看着,眼神比杯中的冰块更冷。他指尖在屏幕上悬停了几秒,最终没有回复,只是按熄了屏幕,将手机反扣在旁边的茶几上。屏幕撞击玻璃桌面,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想他?江临扯了扯嘴角,一个毫无温度、近乎嘲讽的弧度。他仰头,将杯中剩下的酒液一饮而尽。辛辣感从喉咙一路烧灼到胃里,却奇异地压下了心口那股翻腾的、冰冷的恶心。
他需要冷静。绝对的冷静。
接下来的几天,江临像个真正的游客。他租了辆敞篷跑车,沿着海岸线漫无目的地开;他潜入深海,看斑斓的鱼群在珊瑚礁间穿梭;他躺在沙滩椅上,戴着墨镜,任由阳光炙烤皮肤。他强迫自己放空,不去想那扇虚掩的门,不去想门缝里看到的那条深灰色领带,不去想苏晚那令人作呕的喘息。
但有些东西,一旦撕开,就再也无法复原。平静的海面下,是汹涌的暗流。
一周后,江临回到了熟悉的城市。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公司附近他名下的一套高级公寓。这里成了他临时的据点。
他坐在书房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的不是文件,而是一份关于苏氏集团的详细资料。苏晚的父亲苏国栋,一个靠着早年地产红利发家、如今在本地建材行业颇有分量的商人。苏氏集团,表面光鲜,内里早已被家族式的管理蛀空,靠着银行输血和几块位置不错的地皮勉强维持着体面。
江临的目光锐利如鹰隼,一行行扫过那些枯燥的财务数据、项目报告、股权结构。他看得极慢,极仔细,指尖偶尔在纸页上划过,留下冰冷的触感。他了解苏家,远比苏晚以为的要多得多。过去几年,他看在苏晚的面子上,对苏家生意场上的某些“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某些关键节点,不动声色地帮他们挡掉过一些麻烦。
现在,这些“了解”和“帮助”,都将成为最致命的武器。
他拿起一支红笔,在资料上几个关键的地方重重地画上圈。圈住的,是苏氏集团资金链最脆弱的环节,是几笔经不起深查的关联交易,是财务报表上那些刻意模糊处理的灰色地带。
“苏国栋,”江临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声音在空旷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你教出来的好女儿。”
红笔的笔尖在最后一个圈上用力顿了一下,留下一个浓重的、仿佛渗出血迹的墨点。
复仇的引信,在无声无息中,被冷静地点燃。目标,直指苏家赖以生存的根基。
第三章
日子像裹了糖霜的毒药,表面平静地流淌着。江临搬回了那个曾经的家,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疏离感。他不再碰苏晚,甚至很少正眼看她。苏晚起初有些心虚和不安,但江临的沉默和“正常”的作息(他总说公司忙,回来很晚)让她渐渐放松了警惕,甚至开始疑心自己那天是不是太过紧张产生了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