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须知道答案。无论那答案会将他引向何处。
第三幕:深渊回响
混沌持续了三天。
这七十二个小时里,林序在死寂的公寓里划出了一条固定的轨迹:从卧室到书房,再到客厅,最后又回到卧室,像一个被设定了程序的、电量将尽的机器人。他翻遍每一个角落,指尖抚过沈知夏触碰过的每一件物品——书架上的书脊、咖啡杯的把手、浴室镜面上或许曾映照过她面容的水渍。每一次触摸,都像是在确认一个正在飞速褪色的梦。
陈默来过两次,带来食物和温和却坚定的“理性”。他不再直接提“虚构症”这个词,但那眼神里的担忧和劝导,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压迫性。“林序,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大脑需要真实的刺激,而不是困在自我构建的回忆迷宫里。”
林序只是沉默地听着,不反驳,也不接受。他无法向陈默解释,那种真实的触感、气息,甚至她靠在他肩头时轻微的重量感,都绝非“回忆”二字可以概括。那是一种嵌入生命肌理的、活生生的存在痕迹。但照片上空无一人的座位,写字楼前台确凿无疑的否认,又像冰冷的铁砧,一次次锤击着他这份坚信。
绝望像潮湿的霉菌,在寂静中无声蔓延。他坐在书房的地板上,背靠着沈知夏常坐的那个位置旁边的书架,手里紧紧攥着那张写着“第七感研究所”的便签。霞飞路17巷尽头。这行字是他此刻唯一能抓住的、具象的浮木,尽管它可能通向更深的漩涡。
就在自我怀疑几乎要将他吞噬的某个凌晨,他猛地从一种半睡半醒的麻木状态中惊醒。一个被忽略的细节闪电般划过脑海——技术。
如果沈知夏的存在无法被常规方式记录,那么非常规的呢?他想起几个月前,为了捕捉窗外偶尔来访的流浪猫,他曾用一个报废的旧手机主板,搭配一个简易摄像头,DIY了